11.16.19 | 15:06 PM
互联网拥抱单身经济——解读“孤独、焦虑”催生的万亿市场
与社会与经济因素相比,互联网潜移默化所改变的生活方式也是“助攻”单身主义的重要因素......
BY Snow

500.jpg

近年来,随着单身人群的比重日益增加,“单身经济”成了消费新势力,从单身公寓到宠物经济、小家电、一人食,再到定制游,适合单身消费的商业业态正在崛起。据民政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2.4亿单身成年人,平均结婚年龄27岁,一线城市更推迟到近30岁,且超过 7700万人处于独居状态,预计2021年将上升至9200万。

 

现代社会,焦虑横行,孤独、焦虑已然成为一种生活常态,但与社会与经济因素相比,互联网潜移默化所改变的生活方式也是“助攻”单身主义的重要因素。当互联网在超前支配着多数人业余时间的同时,“单身主义”背后的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在吃饭、购物、娱乐时与人交流,更喜欢享受自己一个人不被任何人打扰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之间普遍存在的孤独感便催生了一种新的经济产业链——孤独经济。

微信截图_20191116161502.jpg

2018年,脉脉数据研究院就“年轻人的孤独感”这一主题对上万名职场人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在之后发布了《孤独经济年度白皮书》。数据显示,平时会感觉孤独的人占到了61.47%,而在孤独感出现的频率方面,51.77%的人表示偶尔会感到孤独,27.22%的人表示经常会觉得孤独,21.01%的人表示每天都会感觉孤独。

微信截图_20191116155458.jpg

图片来源:脉脉数据研究院

从"空巢青年"到"佛系生活",随着物质生活不断的丰富和多元化,单身群体渐渐开始接纳孤独、享受孤独,并寻求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去排解孤独、消费孤独。但每个人在面对孤独时,所选取的排解方式大相径庭,因此,一些敏感的创业者与资本嗅到商机,将“孤独经济”视为孤独社会的商业狂欢。

 

 

 

新市场:“单身经济”催生的新产业

 

饮食生活方面

不想下楼、只想孤独宅在住处的单身群体,希望过起“饭来张口”的生活,而当“单独吃饭”成了刚需,外卖便成为了孤独经济典型的衍生物之一。美团点评研究院曾表示,早在2017年就有超过1.3亿的单身人士叫过美团外卖。而据《2018年中国单身人群消费行为调研报告》显示,就单身群体点外卖的频率来看,一周三次以上的人群占比超过60%。

微信图片_20191116155407.jpg

除了巨头领军下的外卖行业,想从孤独经济中分得一杯羹的还有线下实体餐饮业、零售餐饮。前几年,日本曾有餐厅为食客专门创造了“一人食”的私密空间餐饮格局:顾客一进门就可以在门口的自助点餐机下单,每个人一个小隔间,店员从帘子后面上菜,想要加菜可以按桌上的小铃,全程不受其他人打扰。而在国内近几年也有不少主打“一人食”的餐厅,如呷浦呷浦、争鲜、禾绿回转寿司、六丁一人食烧锅等,去年在抖音上大火的小隔间餐厅也是实体店中的典型。

微信截图_20191116155741.jpg

餐饮业零售板块在孤独经济面前的应变能力也是可圈可点,最具代表性的是销量持续走俏的即食火锅。得益于一人食人群的快速成长,“自热小火锅”在近两年走红,据相关数据显示,“自热小火锅”在2018年双11卖出近500万份。更有专业人士指出,“自热小火锅”的潜在市场需求能够达到6亿份,市场规模过百亿。

此外,近年来,迷你烤箱、一人食电热杯、单人电饭煲、迷你电水壶、小型电冰箱等迷你家电统统热卖,销量不断上涨。某电商平台曾发布数据显示,该平台的迷你微波炉与迷你洗衣机曾在一年之内的销量就分别增长了970%和630%。

1234.jpg

即便如此,饮食生活方面在孤独经济趋势下的探索还十分有限,单身群体日常饮食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但饮食生活方面在孤独经济之下如何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只能静待时间去发掘。

 

 

 

娱乐方面

不爱社交、拒绝繁琐、渴望个性化的年轻群体捧红了移动直播、网络游戏等产业。在孤独的作用下,人们热衷于与远在屏幕那端的主播进行实时交流甚至打赏以获得互动,在游戏中为自己的虚拟角色进行充值消费...这些线上娱乐活动都是人们排遣寂寞的主流方式。

相关数据显示,网络直播用户规模早在移动直播兴起的第一年就达到3.25亿,占网民总体的45.8%。而腾讯财报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其网络游戏收入总额增长至人民币286亿元,同比增长11%;智能手机游戏收入人民币243亿元,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9%。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播内容的升级以及用户付费行为的日趋成熟,移动直播、网络游戏等产业的市场规模或将进一步扩张。

微信图片_20191116162625.jpg

如果说直播和网游都是“孤独患者”们宅在家里时的选项,那么迷你KTV、无人自助健身房、街头自助照相馆等便是他们走出去能见到的孤独经济产物。就拿迷你KTV来说,这类设施通常设置在商场的转角楼层,形态类似电话亭,一人到两人最适宜,遮光帘保护隐蔽又避免尴尬,满足了不少人想独自唱歌的需求。

星糖miniKTV就曾在在成立的一年内,先后完成天使、A 、A+、B四轮融资,除开B轮融资未披露的金额,其余融资总金额为 1500 万美元。相关数据显示:早在2017年中国迷你KTV市场投放量就超过3万台,市场规模将达到38亿元;而预计到2022年,线下迷你KTV市场投放量将达到20万台左右,市场规模将达到310亿元左右。

微信图片_20191116160024.jpg

 

陪伴市场

当下年轻人孤独但又需要陪伴的特性还孕育着一大产业——宠物产业。近几年,“撸猫”、“吸狗”成为一种风潮,养宠群体加速扩大,宠物经济持续增长。而随着宠物经济日渐火热,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和完善,宠物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了从宠物交易、宠物用品到宠物医疗、美容、培训、保险的上游+下游的完整产业链。据《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19年我国宠物市场规模达到2024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20%。千亿级大生意背后,孤独人群是主力。

微信图片_20191116160440.jpg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崛起,以智能陪聊为卖点的智能音箱开始兴起。如谷歌Home、亚马逊Alexa、苹果Siri、百度小度、阿里天猫精灵、小米小爱同学、京东与科大讯飞联合推出的叮咚音箱、喜马拉雅小雅等。这些搭载智能语音系统的陪聊音响,让人们即使独身一人也能获得社交感,从形式上满足了单身人群倾诉与获得反馈的需求。据全球科技市场分析机构Canalys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在智能音响的需求量上已经远超美国,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音响的出货量增长了500%,占据了全球51%的市场份额。

微信图片_20191116155353.jpg

 

孤独是都市人的常态,也是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目前孤独经济业态的主要方向,便是带给用户解决其孤独需求的服务,让用户的生活更便捷更有温度。除了上述所提到的产业,在“单身经济”趋势下进行探索的产业还有很多,如单身公寓、单人出行、独立书店、私人影院等。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聚集在孤独经济这一领域,但孤独只是字面上的,在这背后实则是一场空前的商业狂欢。狂欢之下,如何抓住市场风口,如何挖掘“单身经济”趋势下的潜力,这都需要不断地去实践与验证。

 

“单身经济”趋势下,品牌应该如何抓住年轻消费者?

 

更人性化地利用新科技

......

让便利性成为优化消费体验的导向力

......

品牌自身做出改变,而非改变消费者

......

 

 

成为 前瞻会员 可继续阅读
媒介360官网持续日更10年,案例总数30W,纵深市场研究覆盖城市1-5线,覆盖服务人群20W
无论您是媒体人,品牌主,行业从业者或者学生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帮助您提升职业能力
构建专业知识体系的内容产品,及企业服务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