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了扎堆上市的企业和高速增长的经济,也见识了资本寒冬的汹涌和急转直下的行业萧条。
2019年,巨头们的资本投资圈依旧如火如荼。互联网风投仍是市场热点,巨头盘踞扩张、布局全球,互联网经济比以往更为深远地影响着各行各业。
依托人口红利,自2008年到2019年的11年里,BAT投资早已遍布各行各业,由此我们见证了独角兽的诞生,也看到了“一地鸡毛”,甚至第一次感受到五环外的消费实力……
变化总是在悄然进行,比如产业互联网,比如消费降级……当然,公众话题天然存在滞后性,真正能看出动向的,是科技巨头如BAT的战略、投资的调整与否。
随着流量红利消退,互联网的生态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其投资战略呈现了哪些特点?本文,我们将做简单的探寻。
1. 2019年,互联网公司的“TA + BT”生态格局
PC互联网时代,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三巨头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王者,其它互联网公司只能在其夹缝生存。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BAT各自凶猛生长、生态化布局;不过,在他们周围还是涌现出了新的故事——TMD(字节跳动、美团、滴滴)。
字节跳动成为了最受期待的一支力量,它甚至被一些人誉为“中国互联网第三极”。
根据旗下头部APP的数量多少,我们可以把互联网公司划分为(Tencent+Alibaba)+(Baidu+Toutiao)的生态格局:腾讯阿里稳居一线,百度头条位居二线。
国金证券研究创新中心则将主流互联网公司划分为“五个圈子”,以用户基数为横轴,用户黏性为纵轴。用户基数的衡量标准是MAU(月活)、DAU(日活)、注册用户等;用户黏性的衡量标准是月均使用频率、使用时间、付费用户占比、竞争对手的替代性等。
霸主:
用户基数和用户黏性均达到最高水平,拥有庞大、完整的生态系统,不但通过旗下各应用提供服务,还以战略投资的方式投资各类独角兽企业,渗透到互联网的每个角落。
代表:腾讯、阿里巴巴
潜在霸主:
用户基数和用户黏性很强,仅次于“霸主”,且大部分“潜在霸主”都接受了某个“霸主”的投资。
代表:“阿里系”的蚂蚁金服和微博,“腾讯系”的美团、快手、京东,以及独立的字节跳动。我们认为拼多多、趣头条等近年新蹿升的独角兽也可以列入其中。
昔日霸主:
用户基数庞大,但是用户黏性不足,主要是PC互联网时代崛起的“上一代霸主”,因为没有充分适应移动互联网的环境而跌落。
代表:百度、奇虎360。
局部霸主:
在某一细分市场有很高的用户渗透率和用户黏性,但是用户总量有限,很难迈出原有市场。
代表:网易(RPG游戏领域)、B站(二次元领域)、阅文(数字阅读领域)、陌陌(陌生人社交领域)等。
迷惘者:
有一些用户基数和用户黏性,但是都不够高,而且缺乏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代表:唯品会、搜狐、美图。
2. 2014-2019互联网巨头投资趋势
回首2018年,虽进入互联网凛冬,但资本投资圈依旧如火如荼,而其中的巨头队列也在不断壮大,BAT+3M(百度、阿里系、腾讯、三六零、小米)、京东、联想、科大讯飞等群雄并起、百家争鸣……
2018年,阿里巴巴对外投资金额超1800亿元人民币,腾讯超900亿元人民币,百度也超过100亿元人民币。阿里巴巴追求搭建全球商业基础设施,腾讯继续遍地撒网,百度则钟情人工智能和移动内容。
字节跳动:手握今日头条抖音及各类短视频,开辟了短视频娱乐社交的新赛道,连腾讯都不敢小觑。
京东:电商和金融都是国内仅次于阿里的巨头,但是京东物流的如果能颠覆现有的物流逻辑,六张网络在加上京东到家,打包成为社会化物流生活服务商,也许能一举成为头部互联网公司。
滴滴及美团:衣食住行都是万亿级别的行业,一个掌握着行,一个掌握着食,虽然都是行业老大,但市场潜力巨大,如不出意外,皆是可以叫板霸主的巨头。
小米:以智能手机介入互联网,发展十分迅速,到目前手机市场趋于饱和,且华为虎视眈眈,可持续风险较大。但是近年来逐步探索物联网、智能家居,这又是一个万亿赛道,且目前无其他公司做的较好,如果小米能在此块有所建树,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