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Jasmine
空调WIFI西瓜
弹幕吐槽追剧
已然成为盛夏周末“悦己时光”必备
都说自古弹幕出人才
新世代的年轻人们
在弹幕世界里
都经历了什么
常见弹幕,你眼熟吗? 弹幕吐槽追剧
已然成为盛夏周末“悦己时光”必备
都说自古弹幕出人才
新世代的年轻人们
在弹幕世界里
都经历了什么
弹幕1:awsl
潜台词:plmm我太爱了!名场面太值得N刷!
释义:在很多萌物萌娃的视频或图片中会有大量awsl的弹幕或评论,这种弹幕聚集的地方又被称为“阿伟火葬场”。

弹幕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真言
潜台词:前方有高能,非战斗人士请迅速撤离!
释义:通常出现比较恐怖惊悚或是血腥的场面,通常它们是以彩色字的形式出现,刚好挡住可怕的镜头,本应恐怖的视频内容, 也会变得让人非常安心了!

弹幕3:名场面预警
潜台词:接下来的剧情很精彩,不容错过!
释义:指影视作品中出现的经典片段,是观众们看了这部电视剧或者这部电影后,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

弹幕4:爷青结
潜台词:爷的青春结束了
释义:通常用于嘲讽或者惊叹于一些违背正常规律的事情发生。
弹幕5:下次一定
潜台词:看心情把,下次也不一定
释义:白嫖党用来敷衍求三连支持的UP主的客套话,其实下次也不一定。
弹幕6:在现场
潜台词:这段我看过
释义:主播发表直播内容的剪辑的时候,资深粉丝已经在直播里看过了,再次看见表达一句“当时我也在看。”
弹幕7:用爱发电、让他恰!
潜台词:视频在打广告而且我不反感
释义:视频在发表金主广告内容的时候,观众都会表达对于创作者需要靠视频挣钱的理解,一般会描述成“用爱发电”或是“大家都要恰饭”环节。
弹幕8:欢迎回来
潜台词:这个视频值得再看一遍
释义:当视频内容值得反复观看的时候,会有人在值得循环的开头部分发“欢迎回来”的弹幕,指看完一遍之后又回到了开头。
弹幕迷惑行为大赏
剧透可耻
追剧最烦的是什么?就是被剧透!我躲得过朋友圈,躲得过微博热搜,却躲不过弹幕。直接一句“他就是凶手”飘在屏幕;两对情侣还没在一起,弹幕就告诉我第几集分手。编剧都还没弹幕明白。被剧透的我,只想顺着网线打人!
假高能
看恐怖片开弹幕,不就是为了将恐怖片变成搞笑片,图个“高能预警”提前做好捂眼准备吗!但是有许多弹幕“热衷”假高能。捂了半天眼,通过指缝看了半天,啥都没有,虚出一身冷汗。最后还分不清哪些真那些假,着实让人抓狂!
秀恩爱
“创妹你在看吗,我爱你”“创哥,我想和你好好过日子”。本想安安分分,开开心心看个剧,没想到被人塞了一把又一把的狗粮。单身狗唯一能做的,就是关闭弹幕。
无关弹幕
“XX到此一游”“许愿弹幕”“反弹反弹”…不得不说,人类的本质果然是复读机。这些刷屏式而且与视频无关的弹幕,挡住画面不说,还会分散观众注意力,十分影响观影体验。
吵架弹幕
为了追求快感,将低俗当有趣的弹幕也时有出现。比如骂人有创意,脏话够恶毒的“祖安文化”,对艺人明星的辱骂等等。网上狂欢,网下跟风,影响许多三观未形成的少年。对于这些弹幕,我只想说一句:“我是来看弹幕的,不是来看你们吵架的!”
弹幕文化为何盛行?
1、神评论——“自古弹幕出人才”
无论什么视频软件,只要你打开弹幕,绝对能看到一两条甚至是多条神奇的评论,面对这些神评,你总是一边嫌弃,一边又欲罢不能!时至今日,神评论已经在弹幕文化中极其盛行,为何其会受到如此热烈的追捧呢?究其原因,主要是隐藏在弹幕评论背后的“人才”太强,他们就是一切的“众神之源”!
神评论的出现,为一个个“人才”的个性化展示提供了 平台。譬如我们熟悉的“只要我工作不努力,老板就永远别想过上他想要的生活!”和“二十不惑,三十而已,我在中间困惑不已”等,他们用大胆的评论对目睹的事件、不符合常理的现象或思维等的进行犀利的评价,以突显个性、表达真我、施展才华!此外,神评论也增加了弹幕用户人才自身的归属感。在这个现代化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孤单寂寞冷,神评论既拉近了弹幕用户间的距离,又让大家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社交一起嗨。
......
2、科普向——“答疑解惑”
提到科普,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答疑解惑”,各大视频弹幕区的科普向评论本职就是如此!虽然听起来枯燥乏味,但这就是其在各类评论中独树一帜的魅力!
科普向弹幕能常年屹立不倒的原因很简单:首先,它为我们补充了未知信息,丰富了大众的观感体验。例如我们看一些考古、科技、纪录片或不同语种的视频,当你还在焦头烂额这是个啥玩意时,科普大礼包保你豁然开朗顺畅观看,你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看不懂,还得停下来去查阅资料啦~其次,科普向弹幕在你为他人答疑解惑的同时也使你自身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
......
3、参与感——“大众狂欢”
在电影电视刚刚兴起年代,我们时常能看到人们聚集在一起放映与观看。随着现代年轻人独居生活,独自看剧已经成为常态,一群人集体组织放映和观看已经不常见。但与亲人、朋友共同观赏电影、电视的体验仍然存在在人们的记忆中,观看时的实时交流也令人颇感怀念。
......
4、仪式感——“打卡文化”
成为成年人的生活总是那么枯燥而复杂,但仪式感却让年轻人在生活中找到乐趣与快感。大到庆祝每一个有意义的日子,记录每次旅游的历程,小到自拍、晒分享生活,仪式感在年轻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年轻对仪式感的追捧,同样体现在弹幕文化中。从视频一开始的个人“到此一游”或小组群体打卡,到为接下来的视频桥段进行“揭幕仪式”的“注入灵魂”、“正片开始”、“标准结局”,再到“弹幕许愿”“弹幕致敬”等动作,无一不是仪式感的体现。在弹幕中获取仪式感,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仪式感生活的一部分。
5、怀旧感——“内容为王”
优质的内容永不过时,今年顾里的生日就是最具说服力的例子,热搜都接近前十了,你以为只是随便说说吗?这不,我趁着818这个特殊日子,特意又去818了名场面,迎来就是弹幕网友们的提议:“今天是顾里生日,经历了重重撕逼战,以后的今天就是网络和平之日。”随后,大家齐刷:“吵什么吵!”、“还不赶紧想办法拿股份!”、“我要敬我的姐妹!”
如此热闹非凡的一天,还不是因为内容过于深入人心!你以为这就是中老年人的热情?那你特错特错了。详情请参考B站的人气 王: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和《红楼梦》中“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是打卡必备;《西游记》中孙悟空打倒人参果去找菩提祖师时,被感伤:“小时候看的是打怪,长大了看的是人生”;《水浒传》的开头被说是《创造108》,这是经典版的比武哪家强?
……
总结:
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细节、用自己的见解参与互动、用自己的方式传播趣事、用自己的语言解读经典。每一个有灵魂的弹幕之下,都孕育着伟大青年人们的智慧结晶,是这些零零碎碎的文化,让经典的影视作品更具跨时代的生命影响力。而在弹幕文化盛行之下,我们必须要贯彻的精神是适度玩梗、注意分辨、营造和谐舒适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