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媒介360
随着Q2疫情好转以及经济逐渐恢复运行,互联网广告市场也开始复苏,部分平台甚至呈现“V”字走势。
从第二季度各大互联网平台财报来看,“数字王国”级的巨头,在广告营收方面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一方面,这些平台本身韧性十足,能够快速因势而变,为广告主提供最符合当下需求的服务,另一方面,疫情加速了广告主品牌数字化建设的步伐,这些巨头不仅只是广告营销平台,还为企业数字化进程提供基础设施和工具。
头部互联网平台的广告业务,内部也开始分化,增长更快的往往是离交易更近的效果广告板块,品牌广告持续承压。随着经营压力与日俱增,企业对高品质流量和广告转化效果的追逐更为迫切,越发愿意把钱投资在高质量精准流量上。这背后,其实是整个广告市场的风向变化,效果广告与品牌广告之间的占比份额还在不断拉大。
那么,具体而言,各大互联网平台广告业务到底表现如何?谁涨了,谁跌了?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
阿里巴巴:广告514亿 同比增22.6% 复苏超出预期
阿里巴巴2021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营收1537.5亿元,同比增长34%;净利润46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
本季度淘宝天猫的广告佣金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广告收入514亿,占中国零售收入的50.8%,同比增长22.6%;佣金收入198亿,占中国零售收入的19.5%.
.png)
这个季度,阿里巴巴在广告佣金上,增速的V型反弹打消了投资者的担忧。上个季度的停滞增长后,市场一度对于阿里广告佣金预期悲观,但实际上的情况要比预期好很多。
阿里妈妈今年加速融入淘系,是阿里着力推动用户产品和商业产品效能统一的信号。同时,阿里妈妈也肩负着为阿里其他业务场景打通商业服务的任务,如淘宝直播、短视频和游戏式互动的兴起催生了超级直播、超级短视频、超级互动城等新的广告产品。
财报还显示,淘宝直播引导的成交已经连续8个季度同比增长超过100%。过去一年,淘宝直播上诞生了177位带货超过1亿元的主播。今年天猫618期间,开淘宝直播的商家数量同比大涨160%,超过600位来自品牌商家的总裁、高管走进淘宝直播间。
随着国内经济活动恢复,更多商户愿意增加电商平台的营销预算,迫切需要恢复生意,这个趋势很有可能会延续到今年下半年。
腾讯:广告185.52亿 同比增13% 发力微信生态私域经营
2020年Q2腾讯营收1148.83亿,同比增长29%,净利润301.53亿,同比增长28%,超出市场预期。
腾讯网络广告二季度收入185.52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社交广告收入152.62亿元,同比增长27%;媒体广告收入32.9亿元,同比下降25%。
.png)
媒体广告方面,由于品牌广告主需求疲弱,及部分综艺节目与电视剧的制作和播放延迟影响,收入同比大幅下跌。
社交广告层面,腾讯环比增长率相对过往同期的环比增长率有所放缓,原因是在2020年首季,游戏及互联网服务行业受益于居家办公,纷纷大幅增加广告开支,但是踏入第二季,其广告开支回落至较为正常的水平。
从官方财报解读中,特意强调了微信生态,也首次出现私域概念,可见社交广告在腾讯受到的空前重视:“微信生态正重新定义中国的网络广告,令广告主可在其私域,例如公众号及小程序,与用户建立关系,使其投放可有效维护长远而忠诚的客户关系,而非只是单次交易的广告投放。”
一个明显变化是,原来品牌的营销诉求偏向以频率、消费者属性、曝光触达与否作为数字化营销的目标,但现在,品牌更青睐加粉、加导购、入群、小程序直购,并将导购新加好友数量、公众号新增粉丝数量等指标计入KPI,意在盘活私域流量。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7月腾讯广告上线了新的投放管理平台,广告主可通过该平台更有效率地在腾讯所有资源位投放广告,包括移动广告联盟。整合是腾讯集团长期的大方向,射到广告业务上,腾讯广告扮演着“商业服务中台”的角色,再具体一点,就是新的投放平台同时支持微信和QQ账号登陆,享受腾讯所有广告资源。
百度:广告177亿 同比降8% 搜索广告市场持续缩水
2020年第二季度,百度实现营收260.3亿元,运营利润56亿元,同比增长187%,净利润50.8亿元,同比增长40%。营收、利润指标均超市场平均预期。
虽然疫情反复带来的冲击和宏观环境的挑战犹在,百度核心反弹明显,实现营收189.3亿元,较上一季度增长24%,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从收入类型来看,百度最大的收入来源是在线广告(含百度自身和爱奇艺的广告收入),本季营收177亿元,同比下降8%。
从前几季度在线营销收入来看,该部分收入持续低迷。2020年一季度142亿元,同比下降19%;2019年四季度在线营销收入208亿元,同比下降2%;2019年三季度该部分收入204亿元,同比下降9%。
.png)
目前,百度广告商业化的驱动力,是由百家号、小程序、托管页构成的移动生态三大支柱。2020年6月,百家号内容创作者数量约340万,同比增长52%;智能小程序月活跃用户数达3.39亿,同比增长25%;来自百度托管页的收入约占百度核心在线营销服务收入的30%。
在移动生态三大支柱基础上,百度App聚合了更多的内容和服务,并通过完善账号体系、用户画像、电商交易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独特的闭环体验。百度App上线了“服务中心”,聚合了充值缴费、医疗健康、快递服务、旅游出行等第三方本地生活服务功能,帮助用户提升交易和服务效率;在社区化建设方面,百度App用户可与创作者和商家互动。
在百度端内,已经可以通过电商小程序实现站内购买商品,形成端内的商业闭环,不需要转跳到其他平台。今年6月,百度上线“618”频道,接入京东商品池的供应链、物流和售后体系,正式开启直播电商模式。
不过,整体而言,旅游、金融等行业大型企业持续削减广告支出,百度广告收入仍面临压力。艾瑞咨询预测,今年第二季度信息流广告收入同比增长31%、电商广告收入同比增长9%、社交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1.9%,搜索广告收入同比下降14%,
京东:广告141亿 继续利用技术 打造数字化广告平台
京东第二季度实现营收2011亿元,同比增长33.8%,这一增速也创下京东近10个季度以来的新高,并首次实现单季净收入超2000亿元人民币,创造了中国零售及互联网行业单季收入的新纪录。
年度活跃购买用户数首次突破4亿人,达到4.174亿人,单季新增3000万人,同比增长29.9%,创下11个季度新高。
在营收构成中,广告物流等服务净收入为229亿元,同比增长36.4%。其中,第三方平台和广告收入141亿元,物流和其他服务收入88亿元。
.png)
京东在成立之初对标亚马逊,走自营电商模式,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从而提升商品销售的毛利空间,相比之下,平台模式的淘宝天猫在营收中广告及服务费的占比更高、模式更轻。从京东Q2来看,包括广告、物流在内的服务收入增长强劲,京东从自营电商逐步转向电商服务商。
京东CEO徐雷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表示,在线上线下、站内站外打造一个数字化的广告平台是京东的发展方向。
“广告业务方面,长远来看,我们需要的是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为商家和品牌方带来价值,利用技术和算法为商家和品牌带来更好的ROI。二季度的广告活跃度相比一季度有了明显的回升,广告收入环比也有了明显的增长。我们不会再采用在站内开发新的广告的形式,而是利用新的技术和产品在保障广告效果的前提下提高广告营收。”
拼多多:广告110.55亿元 同比增70.9% 优化算法提升匹配效率
二季度,拼多多的营收达到121.93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72.90亿元增长67%。同时,平台二季度亏损大幅收窄,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7724万元,对比去年同期为净亏损4.11亿元。
.png)
截至2020年6月30日,拼多多的年度活跃买家数达6.832亿,同比增长41%,二季度单季新增5510万,创上市以来最大单季增长,继续大幅领跑行业。
营收增长主要来源于平台线上营销技术服务收入的增长,收入为110.55亿元,同比增加70.9%,货币化率为3.2%。这些数据都表明,商户在拼多多上广告投放意愿逐步加强。佣金收入为11.39亿元,同比增长38.4%,货币化率为0.3%。
拼多多方面表示,平台上的广大中小商家在后疫情时代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二季度是电商行业的传统旺季,加上国内经济在疫情后的稳步复苏,商家的广告需求也在迅速恢复。二季度商家广告投放有很大增长,商家希望能通过投放广告来弥补一季度的损失。
电商平台的本质是如何实现更高效的流量分发。商家购买拼多多的营销服务,其实是一种投资,以广告获取更多客户或提升转化率。拼多多则以此提高商户和消费者的匹配效率。
“通过不断优化算法,拼多多得以更好地了解平台用户,并推荐给符合他们预期地商品,进而提高用户粘性和活跃度。当平台聚集了更多、更活跃的消费者时,自然会吸引商家提供合适的商品,并且投入广告,以获取匹配的流量”。
美团点评:餐饮广告收入18亿 同比增62% 商家线上化加速
财报显示,2020年Q2,美团点评营收247.22亿元,同比增长8.9%,环比增长47.6%;净利润达到22.10亿元,同比增长152.4%。
外卖业务实现收入145.4亿元,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53%;其中,佣金收入127.2亿元,同比增长9%,在线营销服务收入18.0亿元,同比增长62%。
受到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线下的餐饮商户受到重大影响,疫情的持续和反复,也加速了商家的线上化,不得不加入外卖阵营。二季度,美团的平台活跃商家数达到630万,新上线的外卖品牌商户数量同比增长超110%。线下商家的被迫线上化,使得商家对在线流量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促进了美团点评在线营销服务收入的增长。
美团点评在财报中披露,通过开展各种促销活动来促进餐饮外卖业务的复苏。如推出“618外卖节”,与约4000家知名餐饮商家合作,向消费者提供促销活动。
到店及酒旅业务实现收入45.4亿元,同比下滑13%,环比增长47%;其中,佣金收入20.9亿,同比下滑24%,在线营销服务收入24.5亿,同比基本持平。
疫情期间,虽然酒店业务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美团点评却在此期间加快了与高星级酒店的合作。二季度,美团点评通过“酒店+X”计划增加了高星级酒店的非住宿收入,如餐厅、婚宴场地、水疗中心及健身房等。
搜狐:广告2.79亿美元 同比降13% 直播变成搜狐营销重要组成部分
搜狐第二季度总收入为4.21亿美元,同比下降9%,环比下降3%;运营亏损为1600万美元,而2019年第二季度运营亏损为700万美元,2020年第一季度运营亏损为2000万美元。
搜狐2020年第二季度在线广告总收入为2.79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下降13%。在线广告总收入包括品牌广告和搜索及搜索相关业务广告收入。
2020年第二季度品牌广告收入为3800万美元,较2019年同期下降14%。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第一季度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造成的对品牌广告行业的持续不利影响。
张朝阳表示,“直播已经变成搜狐营销业务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一家汽车制造商如果花三百万人民币在搜狐打广告,我们的合同中会规定有一百万会花在直播广告中,因为我们的直播业务有很强的创新性,业内传播地也比较广泛。”
搜狗:广告2.406亿美元 同比降13% 很可能是私有化前最后一次财报
搜狗公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财报数据显示,搜狗该季度总营收2.61亿美元,同比下降14%
第二季度搜狗的搜索以及搜索相关业务产生的收入为2.406亿美元,同比下降13%,其中给予竞价的按点击率收费服务同比下降;其他营收为2060万美元,尽管智能硬件收入实现20%的同比增长,但是由于非核心业务收入的减少,其他营收依然出现25%的同比下降。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大概率这是搜狗私有化前的最后一次财报。结合搜狗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检索领域已经形成既定格局大背景下,也只有借助腾讯的巨大生态效应,才能让搜狗在检索领域发挥其应有的效应,因为各大阵营已经逐步整合出了自己的检索标杆,如果腾讯不抛出橄榄枝,被其他阵营整合,搜狗检索被雪藏的可能性巨大。
爱奇艺:广告15.9亿 同比降28% 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大
二季度爱奇艺的营收达7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
其中,广告收入15.9亿元,同比下降28%。爱奇艺在财报中指出,该部分下降主要归因于中国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
龚宇在财报会议上表示,爱奇艺的广告收入主要来自于KA客户,KA广告的占比非常大。在综艺节目恢复了之后,KA广告的营收也出现了增长,但是要反映在财报上还需要时间,因为新节目有8月播出的,有9月的,还有在10月达到高峰。信息流广告的占比比较小,虽然也稳步上升,但是因为营收占比非常小,所以对数字影响不大。
凤凰:广告2.863亿元 同比降7.5% 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较大
凤凰新媒体第二季度总营收为3.123亿元,比去年同期的3.459亿元下降9.7%。第二季度净广告营收为2.863亿元,比去年同期的3.095亿元下降7.5%。这种下降主要是由于新冠肺炎事件的负面影响和行业竞争的加剧。
其中,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分别占广告收入的79%和21%。品牌广告在卫生事件期间仍保持逆势增长,通过优化AI算法,提高了定向广告服务的准确性,并结合直播等新产品形式,使得广告客户转化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效果广告持续受压,出现这种情况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受卫生事件影响,中小企业削减了广告投放的整体预算,因此广告主更倾向于将有限的广告预算投放在短视频平台上;其次,电商直播的普及对中小电商造成了冲击,进而影响了电商类客户的效果广告投放。
从第二季度各大互联网平台财报来看,“数字王国”级的巨头,在广告营收方面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一方面,这些平台本身韧性十足,能够快速因势而变,为广告主提供最符合当下需求的服务,另一方面,疫情加速了广告主品牌数字化建设的步伐,这些巨头不仅只是广告营销平台,还为企业数字化进程提供基础设施和工具。
头部互联网平台的广告业务,内部也开始分化,增长更快的往往是离交易更近的效果广告板块,品牌广告持续承压。随着经营压力与日俱增,企业对高品质流量和广告转化效果的追逐更为迫切,越发愿意把钱投资在高质量精准流量上。这背后,其实是整个广告市场的风向变化,效果广告与品牌广告之间的占比份额还在不断拉大。
那么,具体而言,各大互联网平台广告业务到底表现如何?谁涨了,谁跌了?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
阿里巴巴:广告514亿 同比增22.6% 复苏超出预期
阿里巴巴2021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营收1537.5亿元,同比增长34%;净利润46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
本季度淘宝天猫的广告佣金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广告收入514亿,占中国零售收入的50.8%,同比增长22.6%;佣金收入198亿,占中国零售收入的19.5%.
.png)
这个季度,阿里巴巴在广告佣金上,增速的V型反弹打消了投资者的担忧。上个季度的停滞增长后,市场一度对于阿里广告佣金预期悲观,但实际上的情况要比预期好很多。
阿里妈妈今年加速融入淘系,是阿里着力推动用户产品和商业产品效能统一的信号。同时,阿里妈妈也肩负着为阿里其他业务场景打通商业服务的任务,如淘宝直播、短视频和游戏式互动的兴起催生了超级直播、超级短视频、超级互动城等新的广告产品。
财报还显示,淘宝直播引导的成交已经连续8个季度同比增长超过100%。过去一年,淘宝直播上诞生了177位带货超过1亿元的主播。今年天猫618期间,开淘宝直播的商家数量同比大涨160%,超过600位来自品牌商家的总裁、高管走进淘宝直播间。
随着国内经济活动恢复,更多商户愿意增加电商平台的营销预算,迫切需要恢复生意,这个趋势很有可能会延续到今年下半年。
腾讯:广告185.52亿 同比增13% 发力微信生态私域经营
2020年Q2腾讯营收1148.83亿,同比增长29%,净利润301.53亿,同比增长28%,超出市场预期。
腾讯网络广告二季度收入185.52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社交广告收入152.62亿元,同比增长27%;媒体广告收入32.9亿元,同比下降25%。
.png)
媒体广告方面,由于品牌广告主需求疲弱,及部分综艺节目与电视剧的制作和播放延迟影响,收入同比大幅下跌。
社交广告层面,腾讯环比增长率相对过往同期的环比增长率有所放缓,原因是在2020年首季,游戏及互联网服务行业受益于居家办公,纷纷大幅增加广告开支,但是踏入第二季,其广告开支回落至较为正常的水平。
从官方财报解读中,特意强调了微信生态,也首次出现私域概念,可见社交广告在腾讯受到的空前重视:“微信生态正重新定义中国的网络广告,令广告主可在其私域,例如公众号及小程序,与用户建立关系,使其投放可有效维护长远而忠诚的客户关系,而非只是单次交易的广告投放。”
一个明显变化是,原来品牌的营销诉求偏向以频率、消费者属性、曝光触达与否作为数字化营销的目标,但现在,品牌更青睐加粉、加导购、入群、小程序直购,并将导购新加好友数量、公众号新增粉丝数量等指标计入KPI,意在盘活私域流量。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7月腾讯广告上线了新的投放管理平台,广告主可通过该平台更有效率地在腾讯所有资源位投放广告,包括移动广告联盟。整合是腾讯集团长期的大方向,射到广告业务上,腾讯广告扮演着“商业服务中台”的角色,再具体一点,就是新的投放平台同时支持微信和QQ账号登陆,享受腾讯所有广告资源。
百度:广告177亿 同比降8% 搜索广告市场持续缩水
2020年第二季度,百度实现营收260.3亿元,运营利润56亿元,同比增长187%,净利润50.8亿元,同比增长40%。营收、利润指标均超市场平均预期。
虽然疫情反复带来的冲击和宏观环境的挑战犹在,百度核心反弹明显,实现营收189.3亿元,较上一季度增长24%,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从收入类型来看,百度最大的收入来源是在线广告(含百度自身和爱奇艺的广告收入),本季营收177亿元,同比下降8%。
从前几季度在线营销收入来看,该部分收入持续低迷。2020年一季度142亿元,同比下降19%;2019年四季度在线营销收入208亿元,同比下降2%;2019年三季度该部分收入204亿元,同比下降9%。
.png)
目前,百度广告商业化的驱动力,是由百家号、小程序、托管页构成的移动生态三大支柱。2020年6月,百家号内容创作者数量约340万,同比增长52%;智能小程序月活跃用户数达3.39亿,同比增长25%;来自百度托管页的收入约占百度核心在线营销服务收入的30%。
在移动生态三大支柱基础上,百度App聚合了更多的内容和服务,并通过完善账号体系、用户画像、电商交易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独特的闭环体验。百度App上线了“服务中心”,聚合了充值缴费、医疗健康、快递服务、旅游出行等第三方本地生活服务功能,帮助用户提升交易和服务效率;在社区化建设方面,百度App用户可与创作者和商家互动。
在百度端内,已经可以通过电商小程序实现站内购买商品,形成端内的商业闭环,不需要转跳到其他平台。今年6月,百度上线“618”频道,接入京东商品池的供应链、物流和售后体系,正式开启直播电商模式。
不过,整体而言,旅游、金融等行业大型企业持续削减广告支出,百度广告收入仍面临压力。艾瑞咨询预测,今年第二季度信息流广告收入同比增长31%、电商广告收入同比增长9%、社交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1.9%,搜索广告收入同比下降14%,
京东:广告141亿 继续利用技术 打造数字化广告平台
京东第二季度实现营收2011亿元,同比增长33.8%,这一增速也创下京东近10个季度以来的新高,并首次实现单季净收入超2000亿元人民币,创造了中国零售及互联网行业单季收入的新纪录。
年度活跃购买用户数首次突破4亿人,达到4.174亿人,单季新增3000万人,同比增长29.9%,创下11个季度新高。
在营收构成中,广告物流等服务净收入为229亿元,同比增长36.4%。其中,第三方平台和广告收入141亿元,物流和其他服务收入88亿元。
.png)
京东在成立之初对标亚马逊,走自营电商模式,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从而提升商品销售的毛利空间,相比之下,平台模式的淘宝天猫在营收中广告及服务费的占比更高、模式更轻。从京东Q2来看,包括广告、物流在内的服务收入增长强劲,京东从自营电商逐步转向电商服务商。
京东CEO徐雷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表示,在线上线下、站内站外打造一个数字化的广告平台是京东的发展方向。
“广告业务方面,长远来看,我们需要的是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为商家和品牌方带来价值,利用技术和算法为商家和品牌带来更好的ROI。二季度的广告活跃度相比一季度有了明显的回升,广告收入环比也有了明显的增长。我们不会再采用在站内开发新的广告的形式,而是利用新的技术和产品在保障广告效果的前提下提高广告营收。”
拼多多:广告110.55亿元 同比增70.9% 优化算法提升匹配效率
二季度,拼多多的营收达到121.93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72.90亿元增长67%。同时,平台二季度亏损大幅收窄,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7724万元,对比去年同期为净亏损4.11亿元。
.png)
截至2020年6月30日,拼多多的年度活跃买家数达6.832亿,同比增长41%,二季度单季新增5510万,创上市以来最大单季增长,继续大幅领跑行业。
营收增长主要来源于平台线上营销技术服务收入的增长,收入为110.55亿元,同比增加70.9%,货币化率为3.2%。这些数据都表明,商户在拼多多上广告投放意愿逐步加强。佣金收入为11.39亿元,同比增长38.4%,货币化率为0.3%。
拼多多方面表示,平台上的广大中小商家在后疫情时代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二季度是电商行业的传统旺季,加上国内经济在疫情后的稳步复苏,商家的广告需求也在迅速恢复。二季度商家广告投放有很大增长,商家希望能通过投放广告来弥补一季度的损失。
电商平台的本质是如何实现更高效的流量分发。商家购买拼多多的营销服务,其实是一种投资,以广告获取更多客户或提升转化率。拼多多则以此提高商户和消费者的匹配效率。
“通过不断优化算法,拼多多得以更好地了解平台用户,并推荐给符合他们预期地商品,进而提高用户粘性和活跃度。当平台聚集了更多、更活跃的消费者时,自然会吸引商家提供合适的商品,并且投入广告,以获取匹配的流量”。
美团点评:餐饮广告收入18亿 同比增62% 商家线上化加速
财报显示,2020年Q2,美团点评营收247.22亿元,同比增长8.9%,环比增长47.6%;净利润达到22.10亿元,同比增长152.4%。
外卖业务实现收入145.4亿元,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53%;其中,佣金收入127.2亿元,同比增长9%,在线营销服务收入18.0亿元,同比增长62%。
受到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线下的餐饮商户受到重大影响,疫情的持续和反复,也加速了商家的线上化,不得不加入外卖阵营。二季度,美团的平台活跃商家数达到630万,新上线的外卖品牌商户数量同比增长超110%。线下商家的被迫线上化,使得商家对在线流量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促进了美团点评在线营销服务收入的增长。
美团点评在财报中披露,通过开展各种促销活动来促进餐饮外卖业务的复苏。如推出“618外卖节”,与约4000家知名餐饮商家合作,向消费者提供促销活动。
到店及酒旅业务实现收入45.4亿元,同比下滑13%,环比增长47%;其中,佣金收入20.9亿,同比下滑24%,在线营销服务收入24.5亿,同比基本持平。
疫情期间,虽然酒店业务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美团点评却在此期间加快了与高星级酒店的合作。二季度,美团点评通过“酒店+X”计划增加了高星级酒店的非住宿收入,如餐厅、婚宴场地、水疗中心及健身房等。
搜狐:广告2.79亿美元 同比降13% 直播变成搜狐营销重要组成部分
搜狐第二季度总收入为4.21亿美元,同比下降9%,环比下降3%;运营亏损为1600万美元,而2019年第二季度运营亏损为700万美元,2020年第一季度运营亏损为2000万美元。
搜狐2020年第二季度在线广告总收入为2.79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下降13%。在线广告总收入包括品牌广告和搜索及搜索相关业务广告收入。
2020年第二季度品牌广告收入为3800万美元,较2019年同期下降14%。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第一季度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造成的对品牌广告行业的持续不利影响。
张朝阳表示,“直播已经变成搜狐营销业务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一家汽车制造商如果花三百万人民币在搜狐打广告,我们的合同中会规定有一百万会花在直播广告中,因为我们的直播业务有很强的创新性,业内传播地也比较广泛。”
搜狗:广告2.406亿美元 同比降13% 很可能是私有化前最后一次财报
搜狗公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财报数据显示,搜狗该季度总营收2.61亿美元,同比下降14%
第二季度搜狗的搜索以及搜索相关业务产生的收入为2.406亿美元,同比下降13%,其中给予竞价的按点击率收费服务同比下降;其他营收为2060万美元,尽管智能硬件收入实现20%的同比增长,但是由于非核心业务收入的减少,其他营收依然出现25%的同比下降。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大概率这是搜狗私有化前的最后一次财报。结合搜狗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检索领域已经形成既定格局大背景下,也只有借助腾讯的巨大生态效应,才能让搜狗在检索领域发挥其应有的效应,因为各大阵营已经逐步整合出了自己的检索标杆,如果腾讯不抛出橄榄枝,被其他阵营整合,搜狗检索被雪藏的可能性巨大。
爱奇艺:广告15.9亿 同比降28% 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大
二季度爱奇艺的营收达7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
其中,广告收入15.9亿元,同比下降28%。爱奇艺在财报中指出,该部分下降主要归因于中国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
龚宇在财报会议上表示,爱奇艺的广告收入主要来自于KA客户,KA广告的占比非常大。在综艺节目恢复了之后,KA广告的营收也出现了增长,但是要反映在财报上还需要时间,因为新节目有8月播出的,有9月的,还有在10月达到高峰。信息流广告的占比比较小,虽然也稳步上升,但是因为营收占比非常小,所以对数字影响不大。
凤凰:广告2.863亿元 同比降7.5% 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较大
凤凰新媒体第二季度总营收为3.123亿元,比去年同期的3.459亿元下降9.7%。第二季度净广告营收为2.863亿元,比去年同期的3.095亿元下降7.5%。这种下降主要是由于新冠肺炎事件的负面影响和行业竞争的加剧。
其中,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分别占广告收入的79%和21%。品牌广告在卫生事件期间仍保持逆势增长,通过优化AI算法,提高了定向广告服务的准确性,并结合直播等新产品形式,使得广告客户转化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效果广告持续受压,出现这种情况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受卫生事件影响,中小企业削减了广告投放的整体预算,因此广告主更倾向于将有限的广告预算投放在短视频平台上;其次,电商直播的普及对中小电商造成了冲击,进而影响了电商类客户的效果广告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