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去年春节,我们还在被《流浪地球》画面震撼,为国产科幻电影的进步而高兴。
没想到2020年春节,我们却在忙着急速建造医院、方舱;街道空荡荡,人心坠惶惶!
或许,很少有人注意到《流浪地球》中这段话: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2020年的第一个月,地狱模式开启,伤心与悲愤交织。
汹涌的的疫情还没过,经济压力又袭来,这一波,或轻或重,每个人都深有感受。
疫情冲击下,中国的消费商业会发生哪些变局?相关的讨论已经太多,所以这篇文章,我们聊点不一样的。
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突如其来,打乱了很多商家的新年计划。目前的状况,让我们又重温当年非典那一年的情景。空旷的超市货架;餐厅堂食无人享用;电影院纷纷关门;旅游企业忙着机票退改签和停止操作团队旅游,再次出现了普通消毒、口罩的缺货……
先看一线劳动者,外卖骑手、保洁阿姨、快车师傅、理发师和按摩师等等,他们很多都是出于“手停则口停”的生存状态。青岛外卖小哥,妻子发烧,自己咳嗽,就在妻子被确诊前,仍在奔波送外卖,这很不对,害人害已,但让人骂不出口。一场疫情,很多人收入骤降,那些本就在生存线上挣扎的家庭,雪上加霜。
再看线下实体,惨淡处境,肉眼可见。餐饮业年夜饭退订,聚会的喧闹不再,门口罗雀,冰箱里食材一堆,为了减少损失,厨师们迫不得已上街卖菜。旅行交通、商场酒店、教育培训、电影院……凡是需要人们出门的行业,收入都是断崖式下跌。大年初一,全国票房181万,是去年初一14.85亿的千分之一。房租还要付,工资还要还,贷款还要还,经此一疫,很多线下实体生死一线。
最后看看加工制造业,已被贸易战搞得伤痕累累,又要面临用工荒,招工成本水涨船高,再拖久点,春节前接的海外订单完不成,再来一记违约金重拳,多半奄奄一息,赚钱不奢望了,生存才是第一要务。
前两天,一则武汉城市宣传片《武汉莫慌,我们等你》刷屏,更是让不少网友热泪盈眶。
不止武汉,这场肺炎疫情,让全国的商业和经济活动,都按下的暂停键。
总结来说,疫情所给中国商业带来的变化,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
>>疫情之下实体企业面临的困境
1、上门顾客骤减
2、顾客消费意愿降低
3、现金收入下跌严重
4、房租人工成本依然存在
5、物价、原材料、物流成本提升
6、货品滞销保质期临近
7、现金流危机
8、经营危机
>>哪些领域会逆势增长?
1、在线教育
2、线上泛娱乐消费
3、无人配送
4、社区商业与营销模式
5、社交电商
6、直播带货
7、上门配送
8、远程办公
>>实体商业自救解决方案
1、把业务转为线上业务
2、学会线上引流,运用社群销售
3、增加上门配送业务
4、试水社交电商业务创收
5、学习短视频和直播技巧
6、增加顾客刚需产品带动现金流
7、降低成本
8、保证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