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20 | 17:29 PM
专访 | 秒针营销科学院:提升营销 ROI成广告主最大挑战,两大图谱助力营销人把握宏观生态
2020年11月18日,由秒针系统联合秒针营销科学院组织发起的营销科学大会于上海举办。
BY 沈浩卿

2020年11月18日,由秒针系统联合秒针营销科学院组织发起的营销科学大会于上海举办。

2020,作为不平凡的战“疫”之年,大会把主题聚焦于「逆势·智胜」,意为疫情下,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正在彰显威力。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广告中数字化比率最高的国家,但相较于国外以Google和Facebook为核心,较为稳定的数字媒介生态圈,国内数字媒体生态体系每两到三年就会经历一次重构,消费者的行为习惯,核心流量口的变迁,广告主的投资重点都会发生剧烈变化。
会上,秒针营销科学院发布了年度重磅趋势手册——《2021中国数字营销趋势报告》,还发布了营销科学院的核心产出——《中国数字流量链路图 2020版》《中国数字媒介生态地图 2020版》,以帮助营销人更好地理解当前的媒介生态环境和流量现状,预判未来的生态圈发展趋势,最终更有效地进行媒介规划。
媒介360独家采访到明略科技集团副总裁、秒针营销科学院院长谭北平,明略科技集团营销科学家、秒针营销科学院副院长于勇毅,请他们解读营销科学院研究的重点方向以及核心产出物。
(明略科技集团副总裁、秒针营销科学院院长 谭北平)
(明略科技集团营销科学家、秒针营销科学院副院长 于勇毅)
媒介360:秒针系统推出营销科学院,初衷是什么? 
谭北平:秒针营销科学院成立已经四年。我们的使命就是要通过数字化,提高整个企业的营销效率,而企业提高营销效率不能仅仅靠工具、靠经验,还要找到这些工具和经验背后可验证的规律,这些可验证的规律就是科学。 
秒针营销科学院是由秒针系统发起并组织的营销科学研究组织,依托秒针系统和明略科技及众合作伙伴多年实操经验的积累,我们召集了很多营销科学家,希望整合营销界的力量,汇集智慧,联合共赢,携手推动广告营销行业更科学、更有序、健康地发展。同时,为行业提供一些可测量、可验证的科学结论,而这些结论能够帮助学界。
我们致力于用科学的精神解决数据在商业领域的应用与实践,并积极传道授业,将研究成果推及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

媒介360:营销科学院的重点研究方向是什么?
谭北平:众所周知,好的投资能够推高整个公司的股东收益,这是一种关于营销投资的科学。
营销预算分配的品、效投资和优化,也是一门科学,可以让营销的每分钱都花得合理。这背后遵循的原则、原理是什么?这涉及到怎么用技术,用科学的方式去判断媒介的选择,倾听消费者的声音,怎么实操整个营销过程……这里面有很多学问。还有科学和技术的部分,包括怎么识别人群和给目标人群打标签,如何在法律框架内,保护消费者隐私,让消费者不反感;还有消费行为学,从消费者的心理学角度等等,让营销发挥最大作用。因此,整个营销科学是一门非常综合性的学科。
从底层的计算机科学到消费者行为学,到消费者心理学,到社会学,到投资经济学,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有涉及。

媒介360:成立营销科学院,你们想推动什么?
谭北平:从宏观角度来说,希望中国的品牌、中国的产业、中国的营销能走向全球。根据现有从业经验来看,中国在数字化营销上的发展已经处于世界前列,我们研究营销科学的目的,就是和业界一起总结出中国品牌和中国企业成功背后的要素,整个产业链的成功的要素,并且,把这些要素衔接好,进一步优化,把这些要素和经验带到全球,服务好全球的消费者,完成双循环,内循环把体能练好,外循环则是走向全世界。

媒介360:接下来在营销科学中有什么实际的投入和研究方向?
于勇毅:首先,秒针系统作为行业最大的第三方,会着重研究和投资于整个广告生态体系里面的验证、优化部分。
其次,这个行业变化非常快。在国外,Facebook、谷歌过去10年一直是国外最大的流量平台。但国内的变化、发展就快得多,我们也会看广告主关心的领域,看整个行业的趋势,根据广告主诉求做专业研究。
 
媒介360:营销科学的发展在中国处于怎样的阶段?
于勇毅:营销科学,它的底层是对于整个流量和营销的信息化操作。
以往,由于整个经济环境蓬勃发展,广告主只要在营销上投入足够预算,做很多营销项目,就一定会赢,并不一定需要精细化操作。但今天你会发现流量越来越贵,且经济进入新常态,广告主预算缩减,广告也进化到信息化操作阶段,因此出现一个非常大的时间窗口,帮助广告主构建自己的数字化能力,去更好地完成以增长为导向的模型。
 
媒介360:营销科学院这个组织将以怎样的方式运营?
于勇毅:虽然叫做秒针营销科学院,但秒针更多地会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来担当起行业身份,我们会汇集学界、广告主侧、媒体侧、行业协会侧等各个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聚焦于行业的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点,去解决一些行业问题。
谭北平:营销科学院是注重实践的组织,每年,都会了解市场实际发展状况,广告主调研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比如,今年的调研我们发现,目前,营销传播ROI提升和效果测量已经成为营销传播领域最大的挑战,这也是营销科学院希望帮助大家解决和解答的问题。
这其中,媒体方、代理商方、品牌方,通过科学的调研,能看到整个市场的趋势,包括营销类型、营销投资、技术应用的趋势,我们不仅要研究科学,还要传播科学,让自己的营销更加有体系,更加可验证、可预测。

《中国数字流量链路图 2020版》
(微信关注“秒针系统”,发送“流量地图”,获取电子版中国数字流量链路图2020版)
于勇毅:这张图是中国数字流量链路图,也是我们营销科学院的核心产出之一。
过去数字营销在国内有不同的流派,有的讲究公域,有的讲究私域,有的讲究电商的投入,不管何种流派,整个行业趋势,是逼着广告主去做更好的整合资源,最后的目的,是更好地构建流量链路。
在国内,未来一到两年,如何更好地去整合资源?将是核心的行业性问题。
这张地图画出了几个维度:一是从广告主的前链路到后链路;二是从广告到广告主的私域到电商,从消费者的角度,有哪些流量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代表公域和私域流量;三是测量,如何论证营销是有效的。 
这张图上密密麻麻画完了整个广告主布局的点,以及这些点如何打通和测量。
  • 最上面一层,是拿走了数字营销大量预算的媒体,如阿里、字节跳动、腾讯、百度等。有PC端、移动端等不同的流量形式。
  • 最下面一层,是不同的销售途径,比如有广告主和第三方的电商之间的不同的销售体系。
  • 中间一层的右侧,是广告主的私域,它是介于广告和销售之间的广告主持有的流量体系。
  • 中层一层的左侧,是用户的运营,比如3C或者互联网公司的用户互动性平台。
  • 各种流量口,都会有不同的识别码,你只有具备了共同的识别码,才能识别用户,打通不同的数据,这样就能知道各种流量是来自于哪些平台。
这就是整个流量链路的逻辑,广告主如果要构建整个链路,就要整合资源,以最后的销售为导向,去布局整个流量体系,这是整张图的架构。

《中国数字媒介生态地图 2020版》
(微信关注“秒针系统”,发送“媒介地图”,获取电子版中国数字媒介生态地图2020版本)
于勇毅:这张图是中国数字媒介生态地图,也是我们营销科学院的第二大产出。
数字媒体占据了广告主投放的大头,6000亿元里,有5000亿是给了这些媒体。
中国的媒介变化比国外更快,国外是谷歌和Facebook这两大巨头拿走了几千亿美金的预算,国内的媒介流量主的变化特别快,我们通过自己的数据甄别出国内最大的413家核心媒体,并且按照不同的流量定位,品牌(靠左)和效果(靠右)分为十二类:
  • 视频音频:包括了在线视频,IPTV/有线电视,在线音频和其他视频、音频四个细分赛道,这是当前品牌类流量的核心,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芒果TV、B站等知名数字媒介都在这个赛道;
  • 短视频+直播:这是发展最快的流量领域,包括了抖音、快手、西瓜等;
  • 融媒体:数字化的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形式,包括了央视、芒果超媒等;
  • 综合资讯:门户、信息流等,包括了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网易新闻等;
  • 智能硬件:包括了移动终端(手机、Pad等)和智能电视(OTT)两个细分赛道,华为、OPPO、vivo、小米都是移动终端的核心玩家,智能电视则包括小米、风行这类网络基因玩家,和创维、海信、康佳等电视制造基因的厂商玩家;
  • 本地生活:更多是基于LBS的属地化流量主,包括了生活服务和交通出行两个细分赛道,主要流量主包括美团、饿了么、58同城、大众点评;
  • 垂媒:针对不同行业广告主的垂类流量主,包括汽车、IT/3C、体育运动、母婴亲子、家装家饰、女性奢侈、金融、旅游出行和医疗9个细分赛道,覆盖了汽车之家、易车、妈妈网、宝宝树等流量主;
  • 应用工具:拥有庞大数量的工具类流量主,包括天气、浏览器、地图位置、应用商店、摄影美化、输入法和其他工具七个细分赛道;
  • 搜索:包括传统豪强百度、搜狗、360、Google和新晋的夸克;
  • 社交:分为即时通讯、微博、内容社交、购物分享和其他社交五个赛道,包括了微信、QQ、微博、知乎、小红书等;
  • 智能户外:包括了数字户外和数字电影两个细分赛道,分众、新潮都是重要流量主;
  • 电商:分为综合电商、生鲜电商和其他电商,包括了淘宝、京东、拼多多等重量级流量主。
 
成为 前瞻会员 可继续阅读
媒介360官网持续日更10年,案例总数30W,纵深市场研究覆盖城市1-5线,覆盖服务人群20W
无论您是媒体人,品牌主,行业从业者或者学生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帮助您提升职业能力
构建专业知识体系的内容产品,及企业服务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