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21 | 19:00 PM
再塑媒体 未来已来:《未来观》VR艺术展览在M50创+空间正式开幕
BY 整理|沈浩卿
VR之前,空间是媒体的容器,
媒体,是空间的入侵者,改变每一方寸。
VR之后,空间是媒体的彼岸,
媒体,是空间的创造者,重构每一寸维度。

2021310日,媒介360上海交大文创学院要看文创、乐杉信息技术、OF COURSE想当然 跨界合作的《未来观VR艺术展览,在上海M50+空间正式开幕。
是一场带有鲜明实验性和学术性的VR艺术展,展览的作品均来自高校师生,策展人珍珠老师任教于上海交大文创学院展览以虚拟现实VR技术产生前后人们的空间观念改变为主题,六部展出作品以不同的VR艺术创作形态和叙事方式,重新解读了人与空间、艺术与空间、技术与空间的关系。
未来,虚拟现实产业潜力巨大,云上虚拟世界的体验被寄予厚望……在当前5G技术加持下,以及现实装备轻量化、个人化的趋势下,VR让未来媒体升级超越想象的景象呼之欲出。
关注前沿创意科技引发的内容创制革命,推动扩展现实(XR)技术的创意科技产业内容发展”正是主办方推出未来观VR艺术展览的用意所在。发起展览的企业,既有资深VR内容制作机构,也有创意科技媒体的咨询机构,还有面向大众的创意科技推广机构,大家希望通过这种“产-学-研”跨界联动的方式,集结各方力量,共同探索内容创新和体验升级赋能下,扩展现实(XR)产业发展的诸多可能性。
展览有三条观赏线索。第一条线索中,观众可以获得体验当代艺术的全新视角。来自英国金史密斯学院计算机教授William作为有机计算机艺术的开创者,几十年一直居于艺术表达和技术结合的潮头。他的作品《Mutator Art》将鹦鹉螺化石、动植物等有机体结构作为空间绘画的形式呈现,并在观众互动中不断生成新的基因,既是游戏又是艺术。另一件作品《Interstellar》则是学生Melody Mou对进入当代艺术领域的初次尝试,利用Tutor Brush创新了油画体验。观赏者可以置换进画中世界,成为画中人。


(《Mutator VR》作品截图/《Interstellar》作品截图)

第二条线索中,作者们用虚拟现实技术作为引擎,呈现人类拥有的两种空间:母体的子宫和人生的回忆宫殿。《The Womb of Lilith》带领观众回到生命最初形成存在的场所,进行母体空间畅游的幻想。《记忆结构体》则将虚拟空间建筑学与医疗科学跨界,为阿茨海默症患者构筑记忆回廊,使其能穿越时空和疾病的屏障,对抗遗忘。


The Womb of Lilith 作品截图/记忆结构体 作品截图)

展览的第三条线索则是探索了虚拟现实(VR)的影像叙事。曾在长三角文博会作为小型独立展览展出的《Open Studio》,让M50艺术园区发展二十年过程中的水岸艺术家们通过VR重塑的空间,与观众进行面对面交谈,带领观众走进作品背后艺术家们的创作空间和精神空间,同时也在5G时代打造了一个全新供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云聚空间。而舞蹈影像作品《眼眶》则跳出原有的剧场坐席视角,将镜头伸到舞台内部,近距离具像化表现舞蹈的艺术,同时也表达了舞蹈表演挣脱现有空间束缚的情绪。


Open Studio 作品截图/眼眶 作品截图)

在这场以技术为驱动的沉浸式新媒体艺术展览中,对未来的探索在科技铺开的坦途上行进,艺术和技术的共鸣孕育了全新创造力,一切可能性的存在都被合理化。在硬件技术支持下,想象得以逐渐成形,在迭代循环中冲破了虚拟数字边界,完全的艺术形式诠释出「媒体空间全新维度

20年前艺术重塑苏河水岸艺术家重新定义滨水人文社区
今天水岸艺术家们突破有限的物理空间模糊边界聚首云端创构一个无限延展的M50

2020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阻隔了空间的流动水岸艺术家们借助5G借助VR技术向公众开放自己的创作空间模糊边界打造一个随时可以走入的M50

当观众穿梭于六部VR艺术作品所呈现出的六个风格迥异的艺术世界之中VR眼镜成为唯一介质生活所在视线走出平面目光所及皆是空间皆是艺术和水岸艺术家们展开最朴素的交谈帮助你重拾空间感知探索一个处处蕴藏惊喜的M50
《未来观》不仅是VR艺术展,也是VR创作形态和叙事方式的探索,今后将以常态展示、常态征集的方式,邀请更多高校师生和业界同道的作品和创作人参与和交流,同时也面向公众,提升公众对于创意科技的认知和想象力。

“Future to Future”未来观VR艺术展览再塑媒体,未来已来

参展作品和创作人介绍

作品一

创作人:William LATHAM
作品名:Mutator VR

William LATHAM教授因其开创的有机计算机艺术而闻名于世,该计算机艺术创建于八十年代末期,当时,Latham教授是IBM在温彻斯特的研究员,他的关于交互式进化设计的《进化艺术和计算机》著作被引用为该领域的顶尖出版物。
1993年,他进入Rave Music,为The Shamen等乐队创作专辑封面和视频。随后,他作为创意总监进入计算机游戏开发,创建由环球影业、微软和华纳兄弟出版的游戏。2007年,他成为伦敦金史密斯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作为学术带头人直接领导蛋白质重组的新研究项目(与帝国理工学院生物信息学小组合作),以及DNA / RNA可视化(与牛津大学 Weatherall分子医学中心合作)。
他和长期合作者Stephen Todd与Lance Putnam合作开发的HTC Vive Mutator VR艺术体验在著名的林茨Ars Electronica展出,并受邀去世界各地参展(威尼斯和圣彼得堡-与冬宫博物馆相连),受到世界各地顶尖艺术家的关注和好评。

作品二


创作人:Melody Mou
作品名:Interstellar

Interstellar 以是VR 眼镜为主体所创作的装置。艺术家对平面油画的可能性进行了延伸,将2D画面扩展为3D空间,创造出一种新型的油画体验。观赏者可以进入油画所处空间,产生空间置换的效果,成为画中人。




作品三

创作人:王子悦
作品名:The Womb of Lilith
The Womb of Lilith是一个母体空间畅游的幻想,通过电子子宫空间的雏形,进行未来养育机制的探索,呈现一场视觉为主的空间诗歌。
利用极小曲面的建筑空间包裹, 以及红色的柔和毛发生长形态,呈现柔和弹力的设计,同时也创造了视觉的混淆,包括母亲的双手托起的婴儿体,也呼应了早起人们尝试自供繁育的实验。
参展经历:
参加‘光点艺术节‘线上展厅展览
苏州OneLook 青年艺术节
指导老师: 李肃刚 Kyle Li
OF COURSE 特聘讲师
帕森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帕森斯设计与科技前系主任
STYLY官方讲师
李肃纲是一位互动与学习体验设计师,他以混合实体介面和数 位视觉内容来创造玩乐般的互动学习体验。2008 年开始在帕 森斯设计艺术学院任教并加入纽约的教育改革运动, 所领导的 团队获得美国 HASTAC 数字媒体和教育大赛的最具创新奖和 全民选择奖两项殊荣, 由美国白宫科技官在 E3 电子娱乐展授 奖。2013 年开始参与帕森斯设计艺术学院的设计教程改 革, 为当代的设计学生找寻属于当代的设计教育。2014 年成为 该学院大学部设计与科技系系主任,为帕森斯设计学院创立了 独立游戏设计、创意科技、沉浸叙事创作等课程主选修和一座 专业级的室内动态捕捉系统。目前研究项目专攻混合实境内容 设计与玩乐体验硬软件的整合实验开发设计。

作品四


创作人:胡鹏
作品名:记忆结构体—— 为阿兹海默症家庭而做的VR记忆剧场设计
这个作品是虚拟空间建筑学的一次严肃实践。
    设计的主体记忆结构体是一个为正在遭受阿兹海默症折磨的家庭,对抗遗忘而做的虚拟空间虚拟空间的记忆剧场。通过采访(家庭),转译(记忆触发体),建构(VR的记忆空间),组织(空间体验)这样的手段,为阿兹海默症患者珍贵的记忆在虚拟空间进行建构与重构,让他们可以以新的体验经历过去的回忆,从而达到对抗遗忘的目的。这个作品是一个建筑师利用VR技术和医疗工作者合作进行的一次跨界实践。
参展经历:
香港元创方PMG展览
指导老师:李肃刚 Kyle Li
OF COURSE 特聘讲师
帕森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帕森斯设计与科技前系主任
STYLY官方讲师
李肃纲是一位互动与学习体验设计师,他以混合实体介面和数 位视觉内容来创造玩乐般的互动学习体验。2008 年开始在帕 森斯设计艺术学院任教并加入纽约的教育改革运动, 所领导的 团队获得美国 HASTAC 数字媒体和教育大赛的最具创新奖和 全民选择奖两项殊荣, 由美国白宫科技官在 E3 电子娱乐展授 奖。2013 年开始参与帕森斯设计艺术学院的设计教程改 革, 为当代的设计学生找寻属于当代的设计教育。2014 年成为 该学院大学部设计与科技系系主任,为帕森斯设计学院创立了 独立游戏设计、创意科技、沉浸叙事创作等课程主选修和一座 专业级的室内动态捕捉系统。目前研究项目专攻混合实境内容 设计与玩乐体验硬软件的整合实验开发设计。

作品五:

创作人:珍珠老师、宿斌
作品名:OPEN STUDIO
20年前,艺术,重塑苏河水岸;艺术家,重新定义滨水人文社区。今天,水岸艺术家们,突破有限的物理空间,聚首云端,创构一个无限延展的M50。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阻隔了空间的流动,水岸艺术家们,借助5G,借助VR技术,向公众开放自己的创作空间,打造一个随时可以浸入的M50。
人类的视线正在走出平面,技术的初心,不是为了创造虚拟,而是还原被忽略的空间。水岸艺术家们,加入VR+艺术之旅,帮助你,重拾空间感知,探索一个处处蕴藏惊喜的M50。
这是带你走进M50的展览,也是艺术家走出M50的尝试,略去所有属于当下的视觉提示,VR眼镜成为唯一介质。生活所在,皆是空间;目光所及,皆是艺术。和水岸艺术家们展开最朴素的交谈,回到原点,一个只有空间,没有边界的M50。
参展经历:
2020年长三角文博会


作品六

创作人:章达明
作品名:眼眶
《眼眶》是一个将戏剧手法转化至 VR 内容创作的舞蹈影像作品,通过同时为舞者和全景相机设计动作轨迹,探索了 VR 体验中的注意力引导。你是谁,《眼眶》的观众?你闯了别的世界吗?还是你也被困住了呢?《眼眶》展开了从 X  Y 作为好奇的闯者,逐渐过渡被观察的囚禁者的过程。
 “新鲜、独创、打破艺术边界。令人惊艳的 360 舞蹈影像作品。”
——美国圣丹斯电影节 VR 单元主策展人沙里·菲利特
《眼眶》是个很美的 VR 舞蹈/戏剧作品,它着实提升了目前行业创作质量的标杆。作品极具创造力,艺术家敏锐捕捉了 VR 的优势,用想象力将其高品质完成。 
—— 英国 BBC VR 中心负责人泽拉·沃森
参展经历:
2020.02 - 英国数字技术创新中心
2020.02 - 第 38 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艺术电影节(注:影节因 COVID-19 而取消)
2020.03 - 第 17 届荷兰阿姆斯特丹舞蹈影像节(注:影节因 COVID-19 而取消)
2020.11 - 第 9 届杭州国际戏剧节

联合发起机构介绍(排名不分先后)

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创产业学院(上海交大文创学院)

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上海交大文创学院)由上海交通大学于2015年成立,美国南加州大学、闵行区政府、上海紫竹高新区(集团)有限公司多方参与共建,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国际化办学学院(详见www.sjtu.edu.cn院系设置)。作为上海交大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创学院根据产业价值链和市场需求整合全球优质资源,以“国际化、学科交叉、产业导向”为培养特色,以培育具有“创意、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文化创意产业领袖人才为使命,为有志青年学子实现梦想提供全球教育资源。

上海要看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要看文创,拥有中国最早商业展览创始团队,超过6年商业文创展览运营经验,是中国展览展示行业A股主板第一家上市公司风语筑的全资子公司,将以打造中国首家“展览院线”为目标,在面向C端的展览消费端抢占位置,成为中国商业文创展览第一品牌。拥有全球范围内文化、艺术、科技资源整合能力;用创意连接全球内容与国内产业场景的能力;行业顶级数字设备整合能力以及美术馆级别的项目落地能力。



媒介360

媒介360,科技x商业x媒介咨询智库平台,致力于推动科技互联、商业艺术及媒体创新的融合增长;前瞻中心,为行业提供科技、商业、文化、营销趋势风向标,用战略趋势前瞻与分析罗盘,以专业促前进,助力企业全面拥抱数字化生存时代,搭建数字化心智脑与全链数字化转型;创+智库,作为行业超级连接器、开放创新平台与创新供应链中枢,拥有领先品牌主、媒体及代理商的顶层资源与战略关系,360°ALL WIN ONE深度沟通及连接,驱动行业组合式创新与超线性增长。
+空间是激发创新、展示创力、沉淀创才的创新孵化空间,科 技艺术全面交融,媒体实验先锋探索,科创、文创、社创、商创……以及组合式创新都能在这里进行创意叠加,推动社会开启创+新时 代。创+空间是汇聚了全球及中国创新力的基地与共创实验室,同 时它连接着未来与当代媒体、艺术、科技、商业等,推动着各个维 度的共创革新。无论身处何处,都可以创+。新未来主义联盟和创+艺术共同诞生于创+空间,前者是为所有优秀青年艺术家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后者是贯彻创+精神的艺术思维。艺术不仅仅是审美和景观的创作,更多的是自我精神的追求。从各个领域汲取灵感和创新,并将这些不同维度的创新进行融合,即是创+艺术。

乐杉信息技术

上海乐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的从事VR的软件技术服务、商业内容制作、版权内容合作。具体业务有软件开发,VR内容拍摄与制作,VR动画、虚拟博物馆、VR赛事直播等。
拍摄制作中宣部立项的VR形象宣传片《本色中国》
拍摄纪录片《极地》获得美国阿克 VR荣誉奖、法国短片奖入围。
拍摄大型国家VR形象片《本色中国》并与中宣部、国家地理共同建立了8K入库标准
联合拍摄SHN48 MV西班牙篇、韩国篇
受邀法国葡萄酒协会,澳大利亚旅游局拍摄记录与宣传片
拍摄纪录片《客家中元节》入围第二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 入围光影纪年纪录片学院奖
获中国2017广告年度数字大奖
2018华为VR合作共赢奖

OF COURSE 想当然

OF Course想当然科技艺术有限公司,2014年成于美国纽约,2016年来到中国上海。Of Course汇集全球新媒体领域的顶尖教授和艺术家,共同研发课程、并提供最前沿的教学指导,让学员从零起步成为创作先锋。目前已开设 20 原创创意编程课程,在中国和美国同步进。我们与核成员由在交互、设计、艺术与跨媒体技术领域内拥有丰富经验与技术权威的专家组成,与全球跨媒体艺术家深度合作,研究成果涵盖机交互、全息投影、画互动和⼈⼯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

 
成为 前瞻会员 可继续阅读
媒介360官网持续日更10年,案例总数30W,纵深市场研究覆盖城市1-5线,覆盖服务人群20W
无论您是媒体人,品牌主,行业从业者或者学生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帮助您提升职业能力
构建专业知识体系的内容产品,及企业服务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