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沈浩卿
一直以来,电商领域规模大、竞争激烈,阿里、京东、拼多多三家的“三国杀”分外引人关注。
日前,拼多多正式发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至此,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国内三大电商平台均发布了全年度财报。财报显示,2020年的活跃买家为7.884亿人,阿里则为7.79亿人,这意味着,拼多多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电商平台。
不过,值得玩味的是,当拼多多活跃买家数量达到7.884亿户,用户规模超过阿里、京东的时候,拼多多创始人黄峥选择了“卸甲归田”。
3月17日晚间,黄峥发布了2021年度致股东信。在这封股东信里,他宣布卸任拼多多董事长,“想去做一些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在信里,他谈到了马铃薯的潜在有害重金属含量,谈到了不同的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在摄入人体后的变化和作用,谈到蛋白质机器人……
回首三大电商平台的2020年,并不平静:年初疫情刺激线上经济爆发、年中社区团购大战硝烟弥漫、年底又遇到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反垄断问题。
展望未来五到十年,由于国内还处于线下消费转线上消费的历史阶段,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大概率都会继续增长,但电商三巨头争霸赛却存有不少变数:在中高端市场上,京东的优势会越来越强;在中低端市场上,拼多多的筹码也会越来越多;而年度净利润2000亿左右的阿里,坐拥大本营电商板块以及移动支付“龙头老大”蚂蚁(支付宝),进入下一个巅峰也并非不可期待……
阿里、拼多多、京东三大平台核心数据对比
营收规模
京东一直处于第一的位置,尤其是在2020年,有6.18的第二季度和有双11的第四季度,京东的营收规模均超过了2000亿元大关。
凭借双11的主场优势,同样是在去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的季度营收也首次突破了2000亿元,与京东的差距仅有32亿元。
相比之下,拼多多即使在去年第四季度创下了265亿元的营收纪录,但是依旧与阿里、京东有着将近10倍的差距,在营收规模上并不是一个量级。
.png)
营收构成
从营收构成上看,阿里巴巴是三家电商公司中最多元化的企业,除了核心电商,还有云计算业务、数字媒体和娱乐业务、创新业务等,后面这三项业务共占据超过10%的份额。
.png)
京东的业务主要分成商品收入和服务收入,其中商品收入占比为85.68%,去年同期为87.7%;物流收入占比6.53%,去年同期为4.39%,这说明京东也正在改善自己营收结构过于单一的情况,在这个大背景下,物流服务正在快速崛起。
.png)
拼多多的营收构成则相对单一,虽然财报上是按照三项业务划分,但这三项业务实际上都和电商相关。
.png)
净利润规模
阿里是三家公司当中名副其实的吸金王,尤其是在去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净利润创下历史新高,直逼600亿元大关。
京东方面,净利润同比增速达到了194%,按照这样的发展,京东或许离季度盈利百亿不远了。
拼多多去年第三季度首次实现了盈利,但第四季度仍旧亏损。因此,如何继续将盈利的势头保持下去,或许是拼多多的当务之急。
.png)
活跃用户数
由于京东不公布其移动端的活跃用户数,下图就以阿里巴巴和拼多多进行对比。
财报显示,截止到去年年底,阿里巴巴的移动月活已经超过了9亿大关,依旧领先拼多多。但据媒体报道,QuestMobile数据显示,2月12日,拼多多实现了对手淘DAU的反超——拼多多2.59亿、手淘2.37亿。
此外,财报显示,2020年的活跃买家为7.884亿人,阿里则为7.79亿人,这意味着,拼多多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电商平台。
.png)
阿里、京东、拼多多,谁将赢得未来?
阿里巴巴:超级商业体横向扩张,阿里云升为第二级
阿里巴巴,虽然主要的收入还是依靠电商,但是作为一个超级商业体,阿里早已经在向不同的领域进行扩展,在阿里这一季度多项财务增长数据中看到,阿里云、菜鸟网络两大业务板块都有积极消息。财报显示,经过11年的投资,阿里云营收强劲增长至人民币161.15亿元,并首次经调整EBITA转正;菜鸟网络的收入同比增长51%至人民币113.60亿元,实现正经营现金流。这些业务进展,反映出阿里巴巴对业务采取有机孵化及扩展、开启业务到取得盈利的长期投资策略。
阿里电商现在则是两个方向发展,国内瞄向下沉市场,国外瞄着跨境电商,这两者在未来一段时间都有不小的发展空间,在国内外环境不变的前提下,阿里依然会保持较高速增长,同时,阿里云以及菜鸟物流盈利增长刚刚开始,其也会随着电商发展而发展,未来也有较大幅度增长。
.png)
张勇曾披露未来5年的新目标:服务全球超过10亿的消费者,服务超过10万亿元以上的消费目标。从目前营收成绩以及30%增速看,阿里应该能顺利完成目标。阿里平台的潜力,主要来自6亿用户的下沉市场。
蒋凡曾披露,目前淘系在下沉市场的渗透率已经超过了40%,在最近两年淘宝新增用户中,有超过70%来自下沉市场。 另一方面,阿里平台体系正在发挥优势。据悉,淘宝部分下沉用户来自于支付宝的导流,未来阿里大文娱流量对电商体系的支撑,也会越来越显著。
拼多多:“重”投入农产品,探寻商助农新模式
在股东信中,黄峥谈道,因为疫情等原因导致的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也加速了拼多多内部业务和管理的迭代。拼多多从一个纯轻资产的第三方平台,开始转重,在仓储、物流及农货源头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投入。
这种“重”还体现在对于农业科技领域。2020年,作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持续深入农业“最初一公里”,与国内外多个顶级科研机构和院士专家等科研团队展开深度合作,在科学种植、农业物联网、无人温室、智慧农业等领域持续投入,希望帮助农民增收,助力农业升级。
2020年,拼多多投入研发费用68.917亿元,较上一年同比增长78%。平台研发占营收比例达11.6%。
在农业科技的持续投入下,农产品及农副产品成为平台增长最快的品类。2020年,拼多多来自农(副)产品的成交额为2700亿元,规模同比翻倍,占全年成交额的16.2%,远高于行业3%左右的平均占比。
过去几年里,人们谈起黄峥,总会认为他颠覆了传统电商的经营模式,或许直到这一天,人们才发现,他真正想颠覆的是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
相比阿里和京东,拼多多另辟蹊径,充分发挥自身在平台农产品上行的长处,在全国率先开启了“政企合作,直播助农”,探索“市县长当主播,农户多卖货”的电商助农新模式。
.png)
早在2018年,拼多多开启了「新品牌计划」,利用公司独有的数据优势,扶持国内优秀制造商,帮助其打造「爆品」,在拼多多平台上得到更好的发展。一年之后,拼多多将新品牌计划从「单厂扶持」,升级到了「产业带激活」,将精准匹配的C2M方案的赋能扩大到一个地区的多个产业。
京东:大举进军社区团购赛道,大商超将成为京东第一大品类
2020是京东高速增长的一年,增长的动因是京东在下沉市场的持续发力,京东全年净增的近1.1亿用户中,超过80%来自下沉市场。京喜作为京东下沉战场的排头兵,聚焦产业带和C2M商品,为品牌属性不强的“厂货”寻找销路,独立并区别于京东主站;京喜之后推出的京东极速版的商品和供应链均源自京东,更像是一个“下沉版”的京东。
财报期内,京东还成立京喜事业群,以更好满足下沉市场消费者及当地中小型企业主的需求。京喜事业群整合了社交电商平台京喜、便利店业务京喜通(原京东新通路)以及社区团购业务京喜拼拼。
京东在整合下沉市场相关业务的同时,把社区团购放到了更高的战略地位。从2021年第一季度起,京东将把京喜事业群从京东零售类目中拆分出来,纳入新业务项。京东打出的差异牌是,把京东便利店业务(已更名为京喜通)整合进京喜事业群,在京喜通的100多万个中小企业客户中,有一部分便利店主具备成为社区团购业务团长的资质;而京东原本就在快销品行业建立了B2B供应链及物流网络,拥有既定的中心化采购平台,能够为这些团长提供快销品、家居用品等商品方面的支持。据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很多社区团购公司起网与京东合作销售平台商品。
早前,京东零售CEO徐雷就对京东新业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京东在大商超业务上的销售额增长强劲,但是市占率并不高,在这个较为分散的市场上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在不远的将来,大商超将会成为京东第一大品类。”
.png)
根据财报,京东自营物流,成业务最强增长极。2020年物流及其他服务本季度贡献了146.48亿元的收入,较2019年同期的74.99亿元增长95.33%。最初,京东大规模持续烧钱自建物流饱受争议,如今它已成为京东业务最强增长极,特别是在这次特殊的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了消费者的口碑,充分展示其内在价值。
参照阿里的全方位布局,京东在云计算、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和智慧物流等方面也在陆续跟进。这类创新型业务,具有投资周期长而短期难有明显回报的特征,这一块未来还要继续大量烧钱才能出效果。
抖音快手 借道直播杀入电商江湖,流量争夺白热化
当全网整体电商获客进入慢速增长阶段,GMV增长核心驱动力转向直播带货为代表的内容形态。
在人口红利渐失,移动互联网进入存量时代的关键时点,内容泛娱乐,对提升流量、降低获客成本等方面效果突出的直播,成为了平台必争的入口。
除了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巨头,抖音、快手也杀入电商直播红海,并搭配笔记玩法、连线玩法和红包玩法。源源不断的玩家跳入这片商业红海中,不仅行业内大量专业MCN已被签下,平台流量也已经先一步完成了高度商业化。
淘宝:薇娅+李佳琦 外,发力中小主播生态
淘宝宣布:未来1年,淘宝直播将发500亿超大“红包”:为主播创造百亿级收入、投入百亿级资源;尤其是中小主播将成为这轮扶持的重点,未来1年将培养10万名月入过万的中小主播。
.png)
同时针对线下商业对数字化的迫切需求,淘宝直播也将进一步发力,在全国范围内打造100个“云市场”,帮助20万个线下门店通过直播拥抱新经济大潮。
.png)
不仅如此,淘宝直播上的生态角色还在进一步增加,并不断孵化出新的职业。根据淘榜单的报告,专门帮商家快速开淘宝直播的代播服务商,就在半年内从0家快速增长到目前的200多家。
拼多多:直播、拼小圈、快团团三大战略产品互成犄角之势
直播、拼小圈、快团团是拼多多已经推出的三个战略产品,其中,拼小圈核心KPI是好友数,直播核心KPI是商家入驻数量。而在拼多多内部,直播被放到了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png)
目前拼多多的直播商品类别主要集中在助农产品、珠宝类产品、服装类产品。其直播页面关联的是「好货内购」的微信小程序,采用的是自主研发的名为「古德」的直播系统;而在玩法上邀请好友拼团看直播,只要三人组队成功,即可获得直播商品的五折优惠券。
拼多多的“多多直播”是拼多多开放给有带货能力或潜力的合作方的营销工具,以提升合作方用户粘性和流量转化效率。有多种用户都可以尝试开直播带货,如需要更多粉丝,可以通过直播进行福利派送等增加人气、获得粉丝;也可以发展更多团长成为下级,获得躺赚。
.png)
日前,拼多多正式发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至此,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国内三大电商平台均发布了全年度财报。财报显示,2020年的活跃买家为7.884亿人,阿里则为7.79亿人,这意味着,拼多多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电商平台。
不过,值得玩味的是,当拼多多活跃买家数量达到7.884亿户,用户规模超过阿里、京东的时候,拼多多创始人黄峥选择了“卸甲归田”。
3月17日晚间,黄峥发布了2021年度致股东信。在这封股东信里,他宣布卸任拼多多董事长,“想去做一些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在信里,他谈到了马铃薯的潜在有害重金属含量,谈到了不同的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在摄入人体后的变化和作用,谈到蛋白质机器人……
回首三大电商平台的2020年,并不平静:年初疫情刺激线上经济爆发、年中社区团购大战硝烟弥漫、年底又遇到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反垄断问题。
展望未来五到十年,由于国内还处于线下消费转线上消费的历史阶段,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大概率都会继续增长,但电商三巨头争霸赛却存有不少变数:在中高端市场上,京东的优势会越来越强;在中低端市场上,拼多多的筹码也会越来越多;而年度净利润2000亿左右的阿里,坐拥大本营电商板块以及移动支付“龙头老大”蚂蚁(支付宝),进入下一个巅峰也并非不可期待……
阿里、拼多多、京东三大平台核心数据对比
营收规模
京东一直处于第一的位置,尤其是在2020年,有6.18的第二季度和有双11的第四季度,京东的营收规模均超过了2000亿元大关。
凭借双11的主场优势,同样是在去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的季度营收也首次突破了2000亿元,与京东的差距仅有32亿元。
相比之下,拼多多即使在去年第四季度创下了265亿元的营收纪录,但是依旧与阿里、京东有着将近10倍的差距,在营收规模上并不是一个量级。
.png)
营收构成
从营收构成上看,阿里巴巴是三家电商公司中最多元化的企业,除了核心电商,还有云计算业务、数字媒体和娱乐业务、创新业务等,后面这三项业务共占据超过10%的份额。
.png)
京东的业务主要分成商品收入和服务收入,其中商品收入占比为85.68%,去年同期为87.7%;物流收入占比6.53%,去年同期为4.39%,这说明京东也正在改善自己营收结构过于单一的情况,在这个大背景下,物流服务正在快速崛起。
.png)
拼多多的营收构成则相对单一,虽然财报上是按照三项业务划分,但这三项业务实际上都和电商相关。
.png)
净利润规模
阿里是三家公司当中名副其实的吸金王,尤其是在去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净利润创下历史新高,直逼600亿元大关。
京东方面,净利润同比增速达到了194%,按照这样的发展,京东或许离季度盈利百亿不远了。
拼多多去年第三季度首次实现了盈利,但第四季度仍旧亏损。因此,如何继续将盈利的势头保持下去,或许是拼多多的当务之急。
.png)
活跃用户数
由于京东不公布其移动端的活跃用户数,下图就以阿里巴巴和拼多多进行对比。
财报显示,截止到去年年底,阿里巴巴的移动月活已经超过了9亿大关,依旧领先拼多多。但据媒体报道,QuestMobile数据显示,2月12日,拼多多实现了对手淘DAU的反超——拼多多2.59亿、手淘2.37亿。
此外,财报显示,2020年的活跃买家为7.884亿人,阿里则为7.79亿人,这意味着,拼多多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电商平台。
.png)
阿里、京东、拼多多,谁将赢得未来?
阿里巴巴:超级商业体横向扩张,阿里云升为第二级
阿里巴巴,虽然主要的收入还是依靠电商,但是作为一个超级商业体,阿里早已经在向不同的领域进行扩展,在阿里这一季度多项财务增长数据中看到,阿里云、菜鸟网络两大业务板块都有积极消息。财报显示,经过11年的投资,阿里云营收强劲增长至人民币161.15亿元,并首次经调整EBITA转正;菜鸟网络的收入同比增长51%至人民币113.60亿元,实现正经营现金流。这些业务进展,反映出阿里巴巴对业务采取有机孵化及扩展、开启业务到取得盈利的长期投资策略。
阿里电商现在则是两个方向发展,国内瞄向下沉市场,国外瞄着跨境电商,这两者在未来一段时间都有不小的发展空间,在国内外环境不变的前提下,阿里依然会保持较高速增长,同时,阿里云以及菜鸟物流盈利增长刚刚开始,其也会随着电商发展而发展,未来也有较大幅度增长。
.png)
张勇曾披露未来5年的新目标:服务全球超过10亿的消费者,服务超过10万亿元以上的消费目标。从目前营收成绩以及30%增速看,阿里应该能顺利完成目标。阿里平台的潜力,主要来自6亿用户的下沉市场。
蒋凡曾披露,目前淘系在下沉市场的渗透率已经超过了40%,在最近两年淘宝新增用户中,有超过70%来自下沉市场。 另一方面,阿里平台体系正在发挥优势。据悉,淘宝部分下沉用户来自于支付宝的导流,未来阿里大文娱流量对电商体系的支撑,也会越来越显著。
拼多多:“重”投入农产品,探寻商助农新模式
在股东信中,黄峥谈道,因为疫情等原因导致的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也加速了拼多多内部业务和管理的迭代。拼多多从一个纯轻资产的第三方平台,开始转重,在仓储、物流及农货源头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投入。
这种“重”还体现在对于农业科技领域。2020年,作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持续深入农业“最初一公里”,与国内外多个顶级科研机构和院士专家等科研团队展开深度合作,在科学种植、农业物联网、无人温室、智慧农业等领域持续投入,希望帮助农民增收,助力农业升级。
2020年,拼多多投入研发费用68.917亿元,较上一年同比增长78%。平台研发占营收比例达11.6%。
在农业科技的持续投入下,农产品及农副产品成为平台增长最快的品类。2020年,拼多多来自农(副)产品的成交额为2700亿元,规模同比翻倍,占全年成交额的16.2%,远高于行业3%左右的平均占比。
过去几年里,人们谈起黄峥,总会认为他颠覆了传统电商的经营模式,或许直到这一天,人们才发现,他真正想颠覆的是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
相比阿里和京东,拼多多另辟蹊径,充分发挥自身在平台农产品上行的长处,在全国率先开启了“政企合作,直播助农”,探索“市县长当主播,农户多卖货”的电商助农新模式。
.png)
早在2018年,拼多多开启了「新品牌计划」,利用公司独有的数据优势,扶持国内优秀制造商,帮助其打造「爆品」,在拼多多平台上得到更好的发展。一年之后,拼多多将新品牌计划从「单厂扶持」,升级到了「产业带激活」,将精准匹配的C2M方案的赋能扩大到一个地区的多个产业。
京东:大举进军社区团购赛道,大商超将成为京东第一大品类
2020是京东高速增长的一年,增长的动因是京东在下沉市场的持续发力,京东全年净增的近1.1亿用户中,超过80%来自下沉市场。京喜作为京东下沉战场的排头兵,聚焦产业带和C2M商品,为品牌属性不强的“厂货”寻找销路,独立并区别于京东主站;京喜之后推出的京东极速版的商品和供应链均源自京东,更像是一个“下沉版”的京东。
财报期内,京东还成立京喜事业群,以更好满足下沉市场消费者及当地中小型企业主的需求。京喜事业群整合了社交电商平台京喜、便利店业务京喜通(原京东新通路)以及社区团购业务京喜拼拼。
京东在整合下沉市场相关业务的同时,把社区团购放到了更高的战略地位。从2021年第一季度起,京东将把京喜事业群从京东零售类目中拆分出来,纳入新业务项。京东打出的差异牌是,把京东便利店业务(已更名为京喜通)整合进京喜事业群,在京喜通的100多万个中小企业客户中,有一部分便利店主具备成为社区团购业务团长的资质;而京东原本就在快销品行业建立了B2B供应链及物流网络,拥有既定的中心化采购平台,能够为这些团长提供快销品、家居用品等商品方面的支持。据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很多社区团购公司起网与京东合作销售平台商品。
早前,京东零售CEO徐雷就对京东新业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京东在大商超业务上的销售额增长强劲,但是市占率并不高,在这个较为分散的市场上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在不远的将来,大商超将会成为京东第一大品类。”
.png)
根据财报,京东自营物流,成业务最强增长极。2020年物流及其他服务本季度贡献了146.48亿元的收入,较2019年同期的74.99亿元增长95.33%。最初,京东大规模持续烧钱自建物流饱受争议,如今它已成为京东业务最强增长极,特别是在这次特殊的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了消费者的口碑,充分展示其内在价值。
参照阿里的全方位布局,京东在云计算、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和智慧物流等方面也在陆续跟进。这类创新型业务,具有投资周期长而短期难有明显回报的特征,这一块未来还要继续大量烧钱才能出效果。
抖音快手 借道直播杀入电商江湖,流量争夺白热化
当全网整体电商获客进入慢速增长阶段,GMV增长核心驱动力转向直播带货为代表的内容形态。
在人口红利渐失,移动互联网进入存量时代的关键时点,内容泛娱乐,对提升流量、降低获客成本等方面效果突出的直播,成为了平台必争的入口。
除了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巨头,抖音、快手也杀入电商直播红海,并搭配笔记玩法、连线玩法和红包玩法。源源不断的玩家跳入这片商业红海中,不仅行业内大量专业MCN已被签下,平台流量也已经先一步完成了高度商业化。
淘宝:薇娅+李佳琦 外,发力中小主播生态
淘宝宣布:未来1年,淘宝直播将发500亿超大“红包”:为主播创造百亿级收入、投入百亿级资源;尤其是中小主播将成为这轮扶持的重点,未来1年将培养10万名月入过万的中小主播。
.png)
同时针对线下商业对数字化的迫切需求,淘宝直播也将进一步发力,在全国范围内打造100个“云市场”,帮助20万个线下门店通过直播拥抱新经济大潮。
.png)
不仅如此,淘宝直播上的生态角色还在进一步增加,并不断孵化出新的职业。根据淘榜单的报告,专门帮商家快速开淘宝直播的代播服务商,就在半年内从0家快速增长到目前的200多家。
拼多多:直播、拼小圈、快团团三大战略产品互成犄角之势
直播、拼小圈、快团团是拼多多已经推出的三个战略产品,其中,拼小圈核心KPI是好友数,直播核心KPI是商家入驻数量。而在拼多多内部,直播被放到了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png)
目前拼多多的直播商品类别主要集中在助农产品、珠宝类产品、服装类产品。其直播页面关联的是「好货内购」的微信小程序,采用的是自主研发的名为「古德」的直播系统;而在玩法上邀请好友拼团看直播,只要三人组队成功,即可获得直播商品的五折优惠券。
拼多多的“多多直播”是拼多多开放给有带货能力或潜力的合作方的营销工具,以提升合作方用户粘性和流量转化效率。有多种用户都可以尝试开直播带货,如需要更多粉丝,可以通过直播进行福利派送等增加人气、获得粉丝;也可以发展更多团长成为下级,获得躺赚。
.png)
京东直播:规模化、品质化、生态化,头部带动腰尾部
……
快手、抖音的流量营销大战
……
影响电商江湖未来格局的主要变量
毫无疑问,长期来看电商行业增速肯定会放缓,如果阿里、京东、拼多多的发展与它们的预期没偏离太多,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市场集中度会加速提高,新平台电商的机会将越来越渺茫。从现有格局来看,影响电商行业格局的变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短视频平台的入局
……
2、消费逻辑变化:国潮兴起
……
3、“新盟友”入局,与平台的互利共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