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沈浩卿
经历了后春节电影档(即3月、4月)的片荒之后,中国内地观众将在五一档迎来一顿丰盛的“满汉全席”。目前,已经有13部影片定档五一,而且名导名角扎堆,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春节档。
在影片数量、主创阵容、假期长度等有利因素加持下,这届五一档,有望创造影史最佳票房。而全年票房突破200亿后,五一档将成为中国内地电影市场上半年冲击300亿的重要票仓地之一,国产片也将成为档期票房主力军。
今年五一档影片在类型题材的广度上也同样创造了历史新高,13部新片集合了悬疑、爱情、喜剧、奇幻、动画、动作、冒险等多个类型。在这其中,悬疑和冒险类型占比最高,总计达到6部,包括张艺谋执导的《悬崖之上》、陈正道执导的《秘密访客》等;紧随其后的是动作和喜剧片,数量达到5部,其中最受关注的一部为王晶执导的《追虎擒龙》,影片汇集了古天乐、梁家辉、吴镇宇、林家栋四大影帝,阵容堪称豪华,由于影片题材与王晶此前执导的《追龙》具有高度相似性,因此也有望成为档期爆款。
类型、数量创新高
13部影片冲击“最强五一档”
张艺谋首部谍战片《悬崖之上》,汇集了张译、于和伟、秦海璐、朱亚文等实力派演员。公映之前,影片展开三轮点映,显示出片方对于影片内容质量的自信。
国内首部以“扫黑除恶”行动为题材,展现全国扫黑办督办案件的影视化作品《扫黑·决战》,则有姜武、张颂文两位老戏骨坐镇。主打悬疑元素的《秘密访客》,由郭富城、段奕宏、张子枫、荣梓杉主演。饰演姐弟的两位00后演员,被荣梓杉自称为“疯子组合”。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五一档众多影片“神仙打架”的情况下,仅有《你的婚礼》一部爱情片上映,颇有一枝独秀的架势。影片由凭借《想见你》爆红的偶像派小生许光汉主演,在微博等社交网站上《你的婚礼》热度遥遥领先,在榜单预测中,《你的婚礼》也被看作是档期冠军的有力争夺者。
喜剧片方面,由马丽、宋佳、文文主演的《阳光劫匪》,改编自同名小说。任素汐、李保田主演的《寻汉计》,讲述了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寻汉”故事。
香港电影方面,业内“劳模”古天乐贡献了《追虎擒龙》、《真·三国无双》两部不同风格和题材的新片。
对有亲子观影需求而言的观众而言,动画电影《冰雪大作战2》、《猪猪侠打电影·恐龙日记》将是不错的选择。除此之外,五天超长假期也为2021年五一档票房再创新高,提供了有利时间条件。
影片扎堆上映背后,资本身影忙碌。据统计,2021年五一档新片出品方数量超70家。其中,阿里影业、抖音文化、英皇影业等6家影视机构,参与了2部档期新片的出品或联合出品。
五一档票房预计不低于18亿,
观众最期待哪部电影?
截至4月29日下午一点,五一档影片预售总票房达1.19亿元。其中,由许光汉、章若楠主演的爱情片《你的婚礼》排名第一,预售票房超5000万元。张艺谋的首部谍战片《悬崖之上》排第二,超过2800万元。陈正道执导,郭富城、段奕宏主演的悬疑片《秘密访客》位列第三,预售超1200万元。然后是《扫黑·决战》《追虎擒龙》《阳光劫匪》《真·三国无双》《猪猪侠大电影·恐龙日记》《寻汉计》。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4月30日晚上9点,五一档实时总票房(含预售)超1.2亿元,《你的婚礼》累计票房破1.3亿。
从淘票票想看数据来看,在五一档影片中,最受关注的还是《你的婚礼》,总想看人数超40万排名第一。虽高于清明档的黑马电影《我的姐姐》,但远落后于5月底将映的《速度与激情9》,也落后于前段时间的《哥斯拉大战金刚》。
相比春节档,五一档影片预售成绩差距并不大。但由于影片数量多,排片的竞争更加激烈。最被看好的《你的婚礼》首日排片占比就近40%,《悬崖之上》近20%,同日上映的《冰雪大作战2》仅过5%。
5月1日影片多,排片分化更严重,《你的婚礼》《秘密访客》《悬崖之上》排片占比都在20%左右,《阳光劫匪》《追虎擒龙》排片占比超过10%,而《真·三国无双》《扫黑·决战》《猪猪侠大电影·恐龙日记》《寻汉计》均低于7%。由任素汐、李保田主演的喜剧电影《寻汉计》最低,首日排片占比仅在1%左右。《人潮汹涌》在春节期间排片占比一度跌至3.9%,在“后春节档”反而逆袭,票房增加一倍多。但这样的案例并不多,需要的不止运气,还有影片本身的质量。
电影市场走位,
越来越受观众情绪驱动
这么多电影上映,有了“饕餮盛宴”的阵势,但从票房预售数字,还有社交媒体上网友的整体反应来看,观众并没有表现出“兴奋”的情绪。相比于春节档时人们潮水般涌进影院的情形,期待五一档影院人头攒动的愿景,不知道是否还有实现的可能。
春节档的爆发,集合了各种有利因素,是可遇不可求的,那个时期,“想看”的热情,已经压倒一切,而在当下,“想出游”的热情,恐怕才是五一假期生活的首选。
国内电影市场的走位,受情绪驱动的痕迹越来越明显。过去,制造观影情绪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宣发,如何吊起观众的胃口,成了片方努力去做的事情。
最近几年,宣发的能量越来越弱,观众自己对影片的选择判断标准则越来越强。选择看哪部电影,除了影片类型、故事与演员阵容等因素外,更多取决于这部电影是否能迎合并释放观众的情绪。回顾这些年的高票电影,很多都是观众情绪在抬升着票房——《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你好,李焕英》、《我的姐姐》等影片均是如此,能撑起一个档期的电影,必然要具备娱乐价值和对社会议题的承载实力。
但观众情绪,向来又是一件难以琢磨的事情。这需要创作者与出品方,在决定拍摄一部影片时,就要对作品公映时的观众情绪甚至社会情绪进行充分的研究与准备。
抓住年轻人,仍是各个电影片方要做的功课。
在影片数量、主创阵容、假期长度等有利因素加持下,这届五一档,有望创造影史最佳票房。而全年票房突破200亿后,五一档将成为中国内地电影市场上半年冲击300亿的重要票仓地之一,国产片也将成为档期票房主力军。

今年五一档影片在类型题材的广度上也同样创造了历史新高,13部新片集合了悬疑、爱情、喜剧、奇幻、动画、动作、冒险等多个类型。在这其中,悬疑和冒险类型占比最高,总计达到6部,包括张艺谋执导的《悬崖之上》、陈正道执导的《秘密访客》等;紧随其后的是动作和喜剧片,数量达到5部,其中最受关注的一部为王晶执导的《追虎擒龙》,影片汇集了古天乐、梁家辉、吴镇宇、林家栋四大影帝,阵容堪称豪华,由于影片题材与王晶此前执导的《追龙》具有高度相似性,因此也有望成为档期爆款。

类型、数量创新高
13部影片冲击“最强五一档”
张艺谋首部谍战片《悬崖之上》,汇集了张译、于和伟、秦海璐、朱亚文等实力派演员。公映之前,影片展开三轮点映,显示出片方对于影片内容质量的自信。
国内首部以“扫黑除恶”行动为题材,展现全国扫黑办督办案件的影视化作品《扫黑·决战》,则有姜武、张颂文两位老戏骨坐镇。主打悬疑元素的《秘密访客》,由郭富城、段奕宏、张子枫、荣梓杉主演。饰演姐弟的两位00后演员,被荣梓杉自称为“疯子组合”。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五一档众多影片“神仙打架”的情况下,仅有《你的婚礼》一部爱情片上映,颇有一枝独秀的架势。影片由凭借《想见你》爆红的偶像派小生许光汉主演,在微博等社交网站上《你的婚礼》热度遥遥领先,在榜单预测中,《你的婚礼》也被看作是档期冠军的有力争夺者。

喜剧片方面,由马丽、宋佳、文文主演的《阳光劫匪》,改编自同名小说。任素汐、李保田主演的《寻汉计》,讲述了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寻汉”故事。

香港电影方面,业内“劳模”古天乐贡献了《追虎擒龙》、《真·三国无双》两部不同风格和题材的新片。
对有亲子观影需求而言的观众而言,动画电影《冰雪大作战2》、《猪猪侠打电影·恐龙日记》将是不错的选择。除此之外,五天超长假期也为2021年五一档票房再创新高,提供了有利时间条件。

影片扎堆上映背后,资本身影忙碌。据统计,2021年五一档新片出品方数量超70家。其中,阿里影业、抖音文化、英皇影业等6家影视机构,参与了2部档期新片的出品或联合出品。
五一档票房预计不低于18亿,
观众最期待哪部电影?
截至4月29日下午一点,五一档影片预售总票房达1.19亿元。其中,由许光汉、章若楠主演的爱情片《你的婚礼》排名第一,预售票房超5000万元。张艺谋的首部谍战片《悬崖之上》排第二,超过2800万元。陈正道执导,郭富城、段奕宏主演的悬疑片《秘密访客》位列第三,预售超1200万元。然后是《扫黑·决战》《追虎擒龙》《阳光劫匪》《真·三国无双》《猪猪侠大电影·恐龙日记》《寻汉计》。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4月30日晚上9点,五一档实时总票房(含预售)超1.2亿元,《你的婚礼》累计票房破1.3亿。

从淘票票想看数据来看,在五一档影片中,最受关注的还是《你的婚礼》,总想看人数超40万排名第一。虽高于清明档的黑马电影《我的姐姐》,但远落后于5月底将映的《速度与激情9》,也落后于前段时间的《哥斯拉大战金刚》。
相比春节档,五一档影片预售成绩差距并不大。但由于影片数量多,排片的竞争更加激烈。最被看好的《你的婚礼》首日排片占比就近40%,《悬崖之上》近20%,同日上映的《冰雪大作战2》仅过5%。

5月1日影片多,排片分化更严重,《你的婚礼》《秘密访客》《悬崖之上》排片占比都在20%左右,《阳光劫匪》《追虎擒龙》排片占比超过10%,而《真·三国无双》《扫黑·决战》《猪猪侠大电影·恐龙日记》《寻汉计》均低于7%。由任素汐、李保田主演的喜剧电影《寻汉计》最低,首日排片占比仅在1%左右。《人潮汹涌》在春节期间排片占比一度跌至3.9%,在“后春节档”反而逆袭,票房增加一倍多。但这样的案例并不多,需要的不止运气,还有影片本身的质量。

电影市场走位,
越来越受观众情绪驱动
这么多电影上映,有了“饕餮盛宴”的阵势,但从票房预售数字,还有社交媒体上网友的整体反应来看,观众并没有表现出“兴奋”的情绪。相比于春节档时人们潮水般涌进影院的情形,期待五一档影院人头攒动的愿景,不知道是否还有实现的可能。
春节档的爆发,集合了各种有利因素,是可遇不可求的,那个时期,“想看”的热情,已经压倒一切,而在当下,“想出游”的热情,恐怕才是五一假期生活的首选。
国内电影市场的走位,受情绪驱动的痕迹越来越明显。过去,制造观影情绪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宣发,如何吊起观众的胃口,成了片方努力去做的事情。
最近几年,宣发的能量越来越弱,观众自己对影片的选择判断标准则越来越强。选择看哪部电影,除了影片类型、故事与演员阵容等因素外,更多取决于这部电影是否能迎合并释放观众的情绪。回顾这些年的高票电影,很多都是观众情绪在抬升着票房——《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你好,李焕英》、《我的姐姐》等影片均是如此,能撑起一个档期的电影,必然要具备娱乐价值和对社会议题的承载实力。
但观众情绪,向来又是一件难以琢磨的事情。这需要创作者与出品方,在决定拍摄一部影片时,就要对作品公映时的观众情绪甚至社会情绪进行充分的研究与准备。
抓住年轻人,仍是各个电影片方要做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