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25 | 10:24 AM
Tesla特斯拉:电动汽车革命 技术开源 推动全球新能源产业
特斯拉的创新,从电池技术的突破,到自动驾驶技术的持续迭代,引领汽车智能化变革;从独特的直销模式,颠覆传统汽车销售体系,到构建能源生态,将太阳能、储能与电动汽车紧密结合,特斯拉在多个维度展现出卓越的创新能力。
BY 媒介360
Innovation + For Good & Growth+智库平台基于专业研究与大小数据融合评估,推出创+100品牌榜,发掘创+新质增长风向标,探寻面相未来的创新增长方案。同时,推出创+品牌解读系列文章,深度剖析上榜品牌+体系。在创+ 100全球品牌榜中,特斯拉荣登第二本文为您全方位呈现特斯拉的创+之道

在全球汽车产业漫长的演进历程中,特斯拉公司自 2003 年创立伊始,便凭借独特的创新理念与坚韧的创业精神,成为电动汽车领域的拓荒者与引领者。特斯拉的创新,从电池技术的突破,到自动驾驶技术的持续迭代,引领汽车智能化变革;从独特的直销模式,颠覆传统汽车销售体系,到构建能源生态,将太阳能、储能与电动汽车紧密结合,特斯拉在多个维度展现出卓越的创新能力。这种全方位的创新,不仅为特斯拉自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整个行业的变革注入了强大动力。






成立时间:2003 年。

创始人及领导者:联合创始人为马丁・艾伯哈德、马克・塔彭宁,埃隆・马斯克为重要投资人及领导者。

品牌定位: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及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为追求科技、环保和高性能的用户,提供超越传统汽车体验的产品与服务,引领可持续能源出行和能源管理的潮流。

品牌价值观:创新驱动不断探索和突破技术边界,以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可持续发展坚定推动全球向可持续能源转型,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用户至上以用户需求和体验为核心,打造极致产品与服务简洁设计追求简洁、高效的设计理念,让产品兼具美感与实用性

品牌愿景: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

产品矩阵电动汽车系列,有豪华高性能轿车 Model S、豪华 SUV Model X、中型轿车 Model 3、中型 SUV Model Y、电动皮卡 Cybertruck、电动卡车 Tesla Semi、电动跑车 Tesla Roadster2能源产品系列,太阳能屋顶 Solar Roof、家用储能电池 Powerwall、商业储能系统 Powerpack

营收数据特斯拉2024年全年营收为976.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967.7亿美元增长1%;其中,特斯拉2024年全年来自车辆的营收为770.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824.19亿美元下降6%;来自储能的营收为100.8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60.35亿美元增长67%;来自服务的营收为105.3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83.19亿美元增长27%特斯拉在2024年的销售量为179万辆

行业影响力: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引领者,成为科技与环保象征,激发人们对未来出行和可持续生活的向往;在电池、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技术领域不断创新,提升电动汽车性能、续航和智能化水平超级充电站网络推动了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带动电池、电机、电控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完善产业生态。





+创新联动

1、汽车与能源融合:特斯拉将电动汽车与家庭能源存储系统(如 Powerwall)、太阳能屋顶相结合。用户不仅能使用电动汽车出行,还能通过太阳能屋顶收集能源,存储于 Powerwall,必要时为汽车充电或供家庭使用,实现了能源生产、存储和消费的一体化融合。

2、硬件与软件融合:特斯拉汽车的硬件(如传感器、芯片等)与软件(自动驾驶算法、操作系统等)深度融合。硬件为软件运行提供基础支持,软件通过 OTA 升级不断优化硬件性能,增加新功能,使汽车功能不断进化,如自动驾驶功能随着软件更新逐步完善。

3、线上与线下融合:在线上,特斯拉通过官方网站和移动应用实现车辆购买、配置、售后服务预约等功能,提供丰富的产品信息和用户社区交流平台。线下,特斯拉体验店和服务中心为用户提供试驾、维修保养等服务,线上线下的融合提升了用户购车和用车的整体体验。

4、制造与服务融合:特斯拉不仅是汽车制造商,还提供全面的服务体系。从车辆交付前的定制化服务,到交付后的维修保养、软件更新、充电网络支持等,制造环节与服务环节紧密结合,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

5、汽车与科技融合:特斯拉打破传统汽车制造边界,将汽车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深度融合。汽车成为移动的智能终端,具备智能交互、自动驾驶、远程监控等功能,重新定义了汽车的属性和价值。

6、供应链与研发融合:特斯拉与供应商紧密合作,将供应链管理与研发创新相结合。在电池研发方面,与供应商共同探索新材料、新工艺,实现电池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同时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7、工业设计与用户体验融合:特斯拉的工业设计不仅注重车辆外观的简洁、时尚和空气动力学性能,还充分考虑用户体验。内饰设计以大屏交互为核心,操作界面简洁直观,车内空间布局合理,为用户提供舒适、便捷的驾乘环境。

8、传统汽车技术与新能源技术融合:在车辆设计和制造中,特斯拉将传统汽车的机械工程技术与新能源技术(如电动驱动系统、电池技术)有机融合。保留传统汽车的安全、可靠等优点,同时发挥新能源技术的环保、高效优势,推动汽车行业的转型。

9、交通出行与生活方式融合:特斯拉倡导的电动汽车出行方式,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融合。通过提供智能互联功能,车内可实现办公、娱乐等多种生活场景,使汽车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生活空间的延伸。

10、企业与用户融合:特斯拉建立了开放的用户反馈机制,鼓励用户参与产品改进和创新。用户的意见和建议被纳入产品研发和优化过程,形成企业与用户共同创新的模式,增强用户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成为 前瞻会员 可继续阅读
媒介360官网持续日更10年,案例总数30W,纵深市场研究覆盖城市1-5线,覆盖服务人群20W
无论您是媒体人,品牌主,行业从业者或者学生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帮助您提升职业能力
构建专业知识体系的内容产品,及企业服务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