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25 | 14:40 PM
雅诗兰黛、星巴克接连裁员警示:品牌人的破局求生指南
在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当下,品牌人究竟该如何破局,应对职业危机,在困境中寻得新的发展方向?这是每一个品牌人都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BY 媒介360
在商业世界的宏大叙事中,裁员从来都不是一个孤立的、简单的事件,它往往是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下艰难权衡后的无奈之举,是经济形势、行业变革、企业战略等多股力量交织碰撞的结果。

当雅诗兰黛和星巴克这两大在各自领域举足轻重的品牌,几乎在同一时期传出裁员消息时,整个行业都为之震动,尤其是品牌人,更是切实感受到了职场寒冬的凛冽。

雅诗兰黛,这个在国际美妆行业屹立多年的巨头,公布 2025 财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时,数据令人揪心:净销售额下滑 6%,净利润亏损 5.8 亿美元。紧接着,更新 “利润恢复与增长计划 (PRGP)”,全球范围内裁减 5800 至 7000 个工作岗位的消息犹如一记重锤,敲醒了行业内所有从业者。

无独有偶,当地时间 2 月 24 日,星巴克也宣布裁减 1100 个企业职能工作岗位,关闭数百个空缺和未填补职位,并缩减菜单中 30% 的产品,此次裁员约占全球直营门店以外员工总数的 7%。

这两大品牌的裁员行动,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下商业环境的复杂与严峻,也为品牌人敲响了职业发展的警钟。在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当下,品牌人究竟该如何破局,应对职业危机,在困境中寻得新的发展方向?这是每一个品牌人都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文核心看点
1、裁员背后的深层原因剖析
2、品牌人困境:安全感缺失与能力转型之痛
3、破局之道:能力重塑与多元发展并行

本文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裁员背后的深层原因剖析

雅诗兰黛:新兴力量崛起与自身短板凸显的困局


雅诗兰黛业绩下滑和裁员的背后,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中国高端美妆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高度集中的市场状态被彻底打破,雅诗兰黛不仅要与其他国际高端美妆品牌展开激烈角逐,还要应对本土美妆品牌的强势崛起。

中国年轻一代消费者,即 Z 世代,他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深刻转变,更倾向于性价比高的 “平替” 产品,且对产品成分的关注度极高。

从内部运营来看,雅诗兰黛研发费用仅占营收约 1%,远低于欧莱雅和资生堂等竞争对手长期保持的 3% 以上。在美妆行业,产品的创新和升级是保持竞争力的核心。随着消费者对功效型护肤品需求的增加,如抗衰、美白、修复等,各大品牌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像兰蔻推出的菁纯系列,凭借高浓度的玫瑰精粹和先进的抗衰科技,在市场上大受欢迎。

而雅诗兰黛在新产品开发和现有产品升级迭代上投入不足,导致其产品竞争力受到影响。此外,雅诗兰黛产品线集中在高端市场,对免税渠道依赖度高。随着境外游开放以及海南免税购物人数减少,库存积压问题日益凸显。

 

星巴克:成本高企与创新滞后引发的增长危机


星巴克裁员同样是出于成本压力和市场竞争的双重考量。在成本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上升以及店铺扩张带来的租金等开销不断增加,大幅压缩了利润空间。

在市场竞争方面,近年来咖啡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瑞幸咖啡等国产连锁咖啡品牌快速崛起,对星巴克的市场份额造成了严重冲击。在中国市场,星巴克同店销售额同比降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星巴克代表白领文化,核心竞争力放在空间体验上,主要布局一二线城市,在市场下沉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相对滞后。在团队管理上,星巴克缺乏创新和颠覆式改善,面对市场变化反应速度较慢,竞争力存在问题。
成为 前瞻会员 可继续阅读
媒介360官网持续日更10年,案例总数30W,纵深市场研究覆盖城市1-5线,覆盖服务人群20W
无论您是媒体人,品牌主,行业从业者或者学生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帮助您提升职业能力
构建专业知识体系的内容产品,及企业服务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