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媒介360
2025 年 9 月,罗永浩对西贝预制菜的公开质疑,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引发餐饮行业舆论海啸。这场持续半月的风波,不仅让西贝的品牌信任度遭遇重创,更撕开了餐饮品牌在工业化扩张中的痛点。
从强势辩解,到开放后厨 “翻车”,到被动致歉,西贝的每一步应对都成为行业反思的样本,其背后暴露的问题与破局路径,值得所有餐饮品牌深思。

一、 风波复盘:一场 “反常识” 的危机应对闹剧
西贝预制菜风波的发酵,堪称餐饮界 “危机公关反面教材” 的典型案例。从事件爆发到后续发酵,西贝始终处于 “被动挨打” 的状态,每一次应对都未能平息舆论,反而将矛盾推向新高度。
1. 导火索:质疑声中的 “强硬反击”
9 月 10 日,罗永浩在微博直指西贝 “全是预制菜,贵且难吃”,直接戳中消费者对餐饮品质与价格的敏感神经。此时西贝若能冷静倾听需求、解释情况,或许能将危机化解于萌芽,但西贝的应对却充满 “对抗性”。
9 月 11 日,创始人贾国龙强势表态 “西贝 100% 没有预制菜,13 道菜全是现炒”,用绝对化表述激化矛盾,直接引发罗永浩 “悬赏 10 万征集证据” 的反击,将事件热度推向第一个高峰。
.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