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25 | 16:20 PM
星巴克关闭数百家门店裁员近千 咖啡市场品牌格局如何深度重构?
2025年初,星巴克宣布了一项耗资10亿美元的重组计划,在北美市场关闭数百家门店并裁减约900个工作岗位。这已是首席执行官倪睿安上任一年来的第二轮裁员。与此同时,中国市场传出星巴克计划出售70%股权,仅保留约30%股份的消息。
BY 媒介360

曾经象征着咖啡文化全球化的绿色美人鱼标志,如今正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一场深刻的战略收缩。这不仅是商业调整,更预示着全球消费市场权力结构的根本性重组。

2025年初,星巴克宣布了一项耗资10亿美元的重组计划,在北美市场关闭数百家门店并裁减约900个工作岗位。这已是首席执行官倪睿安上任一年来的第二轮裁员。与此同时,中国市场传出星巴克计划出售70%股权,仅保留约30%股份的消息。

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背后,是一个全球性品牌在本地化浪潮中的艰难转型。星巴克的困境不仅是一家公司的挑战,更是全球化商业模式与日益崛起的本土力量之间博弈的缩影。
 


01 历史回望:

星巴克全球化模式的辉煌与局限

星巴克创立于1971年,但其真正的全球化扩张始于1990年代。前CEO霍华德·舒尔茨提出的“第三空间”理念——即家庭和工作之外的社交场所——成为星巴克征服全球的利器。这一模式在欧美市场大获成功,随后被复制到亚洲、拉美等新兴市场。

标准化与本地化的精妙平衡是星巴克早期成功的关键。在不同国家,星巴克门店保持统一的品牌形象和核心产品,同时在细节上进行适度本地化调整。在中国市场,星巴克曾成功将喝咖啡塑造为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象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的茶楼社交功能。

然而,这种全球化模式的内在矛盾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暴露。高度标准化的运营体系难以适应日益分化的本地市场需求,尤其是当本土竞争者崛起后,星巴克的反应速度明显落后。

星巴克的全球供应链布局也面临挑战。集中采购、统一烘焙的供应链模式虽然保证了品质一致性,却无法与本土品牌灵活应变的供应链竞争。当全球咖啡豆价格波动时,星巴克的价格调整能力远不如本土品牌灵活。

成为 前瞻会员 可继续阅读
媒介360官网持续日更10年,案例总数30W,纵深市场研究覆盖城市1-5线,覆盖服务人群20W
无论您是媒体人,品牌主,行业从业者或者学生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帮助您提升职业能力
构建专业知识体系的内容产品,及企业服务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