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事件,不管是对个人、企业还是整个社会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受疫情影响,由于人员流动被大大限制,不少行业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餐饮、娱乐、商场、电影等人群聚集和人与人接触的行业尤为明显,而依赖各行各业进行营销活动的营销行业自然也受到了不可避免的冲击。这些本该在第一季度展开诸多营销活动的“主力军”,纷纷暂缓营销计划,对广告营销费用投入也趋于保守。
然而,一味地减少营销活动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决策,因为品牌的不发声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对于品牌的遗忘,但在特殊时期做营销存在不小的风险,一旦思考的出发点出错就可能招致灭顶之灾,因此疫情之下,营销上如何破局成为各大品牌当下共临的考题。此次疫情让经济市场迎来新一轮洗牌,而危机来临的同时一定伴随着另一种机遇。疫情防控期间,全民"宅"在家各种消费需求被抑制,但疫情过后,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必定会超常态释放,因此,在疫情逐渐好转的趋势下,品牌如果能够化危为机,合理地借势营销,那么势必会获得不错的营销效果,提高了品牌知名度。
那么后疫情时代,品牌如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化危为机?在营销方面,又该如何进行思变呢?
本文核心观点提示:
1. 从长远考虑,品牌应该做到营销业务的线上化转型。
2. 特殊时期营销应该重点在打造品牌形象上,而非一味地追求效果。
3. 疫情之下,营销预算能不减就不减,但应该对创意方向和媒介渠道做适当的调整。
4. 品牌应更注重如何通过自身优势为人们美好生活传递价值,去做一个有温度的品牌。
5. 特殊时期,企业应该放眼长远,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传递正能量。
疫情之下,谁做了正确的营销姿势?
▍盒马鲜生:“共享员工”打开一扇抗疫之门
疫情之下,盒马鲜生顺利出圈。
疫情之前,更多人更习惯于直接线下购买,但疫情防控期间,人们出行受限,盒马因此订单量暴增,但由于盒马一直以来都以“货+仓”的形式作为供应链,所以盒马生鲜遇到的问题不是供应不足,而是人力短缺。在此情况下,盒马推出“共享员工计划”,“跨界租走” 餐饮品牌云海肴旗下近500名员工。
与此同时,还有奈雪的茶、西贝等多家企业与盒马达成合作,这些“共享员工”经过面试、体检、培训后即可上岗。而在盒马的带动下,不少零售企业也向餐饮企业发出邀请,共克时艰。此外,医疗、物流等行业试行了这种用工方式。
非常时期,企业该如何破局成为这场战“疫”突围的关键。为“颠覆而生”的盒马,不仅一直在积极的驰援武汉,同时洞察到特殊时期的市场需求,提出了“共享员工”的概念解决了零售市场的燃眉之急。而经过此次“共享员工”计划,盒马化危为机,借势营销,不仅传递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也重塑了品牌富有信任感的形象。
▍雷克萨斯:欣赏身边最可贵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