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25 | 14:13 PM
下一代消费者定义的品牌忠诚度是什么?
今天的品牌忠诚度已经演变为一种​​深层次的情感连接​​、​​价值观的认同​​,以及​​积极的社交分享​​行为。
BY 媒介360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 landscape 中,品牌忠诚度的概念正在被下一代消费者(主要包括千禧一代和Z世代)重新定义。传统意义上,品牌忠诚度主要体现在消费者的重复购买行为上,而当代消费者则赋予了它更丰富、更多维的内涵。

今天的品牌忠诚度已经演变为一种​​深层次的情感连接​​、​​价值观的认同​​,以及​​积极的社交分享​​行为。这种转变不仅反映了消费者期望的变化,也对品牌的经营策略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范式转变的核心特征、驱动因素及其对品牌建设的启示。


 

1 品牌忠诚度的范式转变:从交易到情感


对比传统与新一代品牌忠诚度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把握这一演变的逻辑。下表概括了这种范式转变的核心维度:
 
维度 传统品牌忠诚度 下一代消费者定义的品牌忠诚度
​忠诚基础​ 基于习惯、便利性、转换成本 基于情感共鸣、价值观认同、卓越体验
​核心表现​ 重复购买行为 情感连接、价值观认同、主动的社交分享与捍卫
​关系性质​ 单向的(品牌→消费者) 双向的、共创的(品牌↔消费者)
​主要驱动因素​ 产品质量、价格优势、广告曝光 品牌故事、社会责任、个性化体验、社群归属感
​脆弱性​ 相对稳定,易受价格促销影响 高度动态,对品牌言行不一“零容忍”

这一转变的驱动力源于多个方面。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普及是首要因素。​​54%​​ 的消费者在过去一年内更换过品牌,​​78%​​ 的人认为他们比三年前更容易转换品牌。斯坦福大学教授在《绝对价值》中指出,互联网削弱了品牌传统的影响力,因为消费者可以轻易获取专家意见、用户评价和详细产品参数,使得“每一件产品都必须证明自己的实力”。这种信息的透明化使得​​价格的比较​​变得轻而易举,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因而变得更低,特别是在以补贴取胜的市场中。

下一代消费者(千禧一代与Z世代)的独特心理特征也塑造了新的忠诚度范式。中国传媒大学的调研揭示了Z世代​​矛盾又积极​​的心态:他们既会因学业、工作及自我期待与现实的不匹配而焦虑(分别占比82.6%和59.22%),又从未放弃奋斗,58.28%的人认为自己处于“间歇性努力”状态。这种心理使得消费成为他们​​自我调节​​和​​表达态度​​的重要方式。​​83.75%​​ 的Z世代将“获得乐趣”视为消费的首要目的,他们追求的不再仅仅是商品的功能效用,而是消费带来的​​快乐体验​​和​​象征意义​​。
成为 前瞻会员 可继续阅读
媒介360官网持续日更10年,案例总数30W,纵深市场研究覆盖城市1-5线,覆盖服务人群20W
无论您是媒体人,品牌主,行业从业者或者学生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帮助您提升职业能力
构建专业知识体系的内容产品,及企业服务
advertisement